最卑劣的诡辩:美国七次救中国
最卑劣的诡辩:美国七次救中国
千钧棒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操纵和指挥一场针对中国的围堵,愣头青印度充当马前卒侵入我国境内的时候,国内一小撮人也没闲着,挖出一篇发表于2012年的题为《历史上美国曾七次拯救中国》的帖子,发表在某网站上,忽悠中国人对美国佬感恩戴德,与美国围堵中国的行动里应外合。
这篇奇文运用各种诡辩术,把美国描绘成为中国的救世主,媚态十足,却漏洞百出,本来真的是不值得反驳,但是为了不让其继续忽悠那些不认真思考问题的网友,还是对其骗术进行揭露和反驳。
这篇奇文将中美一百多年来的关系,概括为所谓的“五救一抬一放生”——
建造清华大学、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朝-鲜-战争、苏联核手术、联合国安理会位置、改革开放。
其内容又长又臭,本文只是摘录其大小标题以及部分内容进行反驳。为了方便叙述,下面把该文简称为《七次》。
一、 培养人才、建造清华大学
1、帮助中国培养人才
【文章称:“清朝末年,中国眼看就要灭亡。美国看到,中国的衰弱只是因为科学知识的缺乏,于是替中国人培养科学人才。”】
点评:美国先前就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最起码属于狮子撕咬食草动物的时候在一旁分一杯羹的鬣狗。《七次》在这里却把美国美化成为悲天悯人,救苦救难观世音,恐难自圆其说吧。
至于美国退回庚子赔款,并且用于培养几批留学美国的学生,确有其事,不过把美国描绘成活雷锋实在是牵强附会。
这笔钱本来就是美国政府比条约规定多要的,被议会发现后不得不退赔中国。这有什么值得感激的呢?八国联军里,美国虽然不是最凶残,但毕竟也是强盗,参与了群殴中国。一群人打你,难道打得多的是仇,打得少的就是恩吗?
庚子赔款绝非美国主动退还,而是当时的中国驻美公使的梁诚反复交涉、据理力争的结果,美国退还的也不过是虚报的所谓“损失”。
美国退还的只是清政府赔款的一半。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2400多万美元。美国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庚子赔款只有一小部分用在中国,而用在中国的部分里,办学办医疗占了更小得一部分,主要是传教。这样美国人用钱才会用得“光明正大”,美国就利用这笔钱在华兴建了12所教会大学。
晚晴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在中国从事传教、经商达三十年的美国人史密斯,面谒美国总统罗斯福,力陈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还中国,用来培植中国留学生,会获得极大的好处。次年(1907)史密斯写的《今日的中国与美国》一书出版,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美国在中国的机会与责任”,极力鼓吹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是“当务之急”,不可忽视。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竭力赞助史密斯,在其给罗斯福的备忘录中说:
【“如果美国在三十年以前,已经做到把中国留学生潮流引向这一个国家来,使这潮流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与最巧妙的方式,而控制中国的发展,使用从知识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詹姆士还对于日本、欧洲已有很多的中国留学生,表示十分焦急。他的结论是:
【“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些钱,即便只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用别的方法收获得更多,商业追随精神上支配,是比军旗更为可靠。”】
在美国,有人早就提出了办教育培养亲美人才的想法,1860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提出办理华美书院,他说:
【“美国从中国逼迫来的所谓“私人损失”即无理又可耻,应将余下款项办一个培养亲美人才的学校,比强盗式的抢劫更能维护美国的利益”。】
林肯对此表示赞同,而且指示国务院办理,国务院强烈反对,认为赔款属私人所有,政府无权支配。随着林肯遇刺,此事告吹,但为半个世纪后"庚子赔款”余款办教育创造了理论和动机。
美国在中国办教育既有理想主义,也是迫于来晚的现实。
在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中,美国属于“我来晚了”那人,没有在中国划去一片领土,或在中国取得租借地和具体的势力范围。但并非说美国不想,在鸦片战争结束后几十年间,美国各种官方建议,集中在如何取得类似香港的基地。如1847-1849年美国海军中国分遣队副司令perry,M.C(潘理)向政府提出在台湾划出某个港口当“加煤站”;1899年,美国驻华公使Conger,Edwin Hund(康格)主张向清政府租借渤海湾的一个港口(秦皇岛),他说,他有办法可以使清政府俯就;同一时期,美国海军部要求驻中国海军谋求将福建三沙湾划为加煤港口;后来八国联军中美军司令官Chaffee,Adna Ronanza(沙飞)将军更是提出将直隶全省划为美国势力范围,因各国反对没有坚持。
美国政府这些想法,有的是认真研究过的,但因国内内战和各种客观原因,都没有实现,等到他实力足够时,中国已被瓜分光了,没有他下足之地。
2、美国人建造了中国人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
点评:《七次》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清华人’几近三分之一”。“到了30年代,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确有其事,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可见,美国本来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考虑,不过客观上后来产生了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效果而已。
二、 五四运动帮助中国要回青岛
【《七次》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到巴黎参加和会。梁启超也率领民间代表团赴巴黎,梁启超亲自拜访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他在和会上主持公道,把山东特权归还中国,美国总统答应,他并且在巴黎和会上争取。”】
“各地学生到外国大使馆前请求那些国家的政府,支持把山东特权归还中国。五四运动是‘求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政府继续争取山东权益。1922年2月4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终于收回了青岛及山东的全部权利。”
点评:关于青岛的问题,《七次》在玩弄障眼法,即使是在他的这段百般美化美国的话里面,也看不出美国是如何帮助中国要回青岛的,《七次》称五四运动是“求帝爱国”运动。到底求了哪些“帝”,语焉不详,就因为会议是在华盛顿开,就是美国帮助要回来的?这也太勉强了吧?
关于青岛的有关历史事实是这样的——
清末,青岛地区亦称胶澳,光绪十七年(1891)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之始。翌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筑栈桥、修炮台、设总兵衙门,青岛始为小镇。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了胶州湾,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迫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9月接收青岛,仍为直辖市。1949年6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青岛后,成立青岛市人民政府,结束了50余年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历史。(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上 )
无论是历史事实记载,还是《七次》都没有证明美国帮助要回青岛的证据,不知道《七次》是如何弄出这么一个说法的?
三、抗日战争
【《七次》称:“在美国参战前,1941年7月美国和荷兰联合对日本实行了石油禁运,而且号召其他国家对日本禁运,由于当时日本98%的石油要靠从美国进口,对日本禁运石油也可以说是把日本置于了死地。在和日本的谈判中,将日本从中国立刻无条件撤军当作不可谈判的必要条件。这是导致日本对美国动武的直接导火线。日军偷袭珍珠港,开始对美宣战。 ”】
《七次》提到飞虎队及后来的援华飞行队,在中国战场上抢得制空权,压制了日本的气焰。并于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开辟的“驼峰航线”,被称为“死亡航线”。
点评:在“二战”中,中美英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因此,在同盟内部,相互支持和协同作战是正常的,不存在谁拯救谁的问题。中国战场拖住了很大一部分日军,让其不能分兵“南进”,实际上不是减轻了美国军队在东南亚的压力吗?
二战中苏联军队在欧洲战场上共消灭和击溃德国及其盟国军队共607个师,占德军及其盟军在整个战争中所损失的全部师数的77.5%以上。
另外,粗略统计,美军和英军在二战中各消灭德军约25万人,共计消灭德军约50万人,苏联消灭的德军是美国和英国消灭的德军之和的两倍多,按照《七次》的逻辑,这算不算拯救了美国和英国?当然,在战争中,美国也向苏联通过了军事援助,这是不是也算拯救了苏联?
《七次》所说的“飞虎队”的事情不假,但是刻意掩盖了另外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苏联援华航空队的事情。
就在美国与日本的石油等贸易生意红红火火,美国的石油为日本的飞机、坦克在中国大地上横冲直撞提供动力的时候,苏联早已派出援华航空队帮助中国抗战。虽然苏联此举有希望中国战场拖住日本不让其“北上”的考虑,但是苏联援华航空队对中国抗战的贡献的付出的牺牲不亚于“飞虎队”。
“斯大林之鹰”: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贡献超过飞虎队却默默无闻
中国订购苏联飞机,使用的是苏联对华信用贷款。关于苏联援华各类飞机总数,目前没有统一说法。曾来华出任工程兵高级顾问的卡利娅金称, 自1937年10月—1942年1月苏联供给中国各种型号的飞机1235架, 飞机炸弹215万颗。另外还供给了大量飞机的全套备用零件。很多志愿队队员直接开着这些战机,投入到了对日作战中。
这些苏联航空专家先后帮助中国在兰州、伊犁、绥宁和成都等地创办了空军训练基地和航空学校,由他们亲自担任教官,对中国航空人员进行技术训练。伊宁航空教导队仅在1940年就培训出328名飞行员。他们在四年间,总共为中国培训了近1万名相关技术人员。苏联飞行员在中国四年,击毁日机539架、牺牲200余人
从1937年10月来华到1941年底苏联空军志愿队全部奉调回国,前后共四年零两个月时间。苏联以空军志愿队名义,总共派遣了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其中包括1091名飞行员,此外还有2000余名机械师、工程师等各类航空辅助人员。国民政府方面统计,苏联志愿飞行队在此期间的战绩为:1937年12月击落91架,炸毁43架;1938年击落130架,炸毁136架;1939年击落33架,炸毁71架;1940年击落16架,炸毁14架;1941年击落5架,总计539架。如果再加上苏联援助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和中国飞行员击落的敌机,这个数字即达到1049架。
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七次》故意歪曲事实,把日本一再侵害美国的利益和主动向美国发动战争说成是美国为了援助中国而停止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出口导致日本报复和美国介入战争。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一直是对日本的战略物资的主要出口国,正如《七次》自己也承认的,98%的石油要靠从美国进口,美国的石油一直为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飞机和坦克提供着动力。
侵华战争初期,日本为防止国际干涉,在力求“不损害第三国在华权益”外,尤其注重维护其与美国的“亲善关系”,其目的在于:一、保障石油、废铁等战略物资的进口;二、破灭中国对美援的“幻想”。但随着日本独占中国野心的膨胀,及其对中国腹地的占领,不可避免地侵犯到美国利益。
从1938年开始,日本为断绝外国援华通道,封锁中国沿海,第三国对华贸易无法进行;西方权益不再被保护,日军攻陷南京时,甚至炸沉了美国军舰“帕奈号”与三艘美国油轮。据美国统计,至1938年12月为止,日本侵害美国在华利益的事件,即发生了296起。第二次近卫声明中,日本更公开否认《九国公约》及其确立的门户开放政策,宣称要构建“东亚新秩序”。
在“帕奈号”事件后,美国国内开始有人要求制裁日本,如亚洲舰队司令官亚内尔说,“东京打算排除美国在太平洋各地的利益”“如果美国允许日本征服中国,那就等于放弃亚洲大陆及对太平洋的控制权;而若要挫败日本上述计划,唯一的办法是援助蒋介石,并同时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由于孤立主义势力的影响,美国虽没能通过对日本的大规模制裁,但还是批准了限于航空设备的“道义禁运”,及对中国的2500万美元“桐油贷款”。
美国政策的转变,让日本大为不安,但他们不愿就此放弃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成果,一再扩大对英美在华利益的侵犯,甚至一度封锁了天津英租界。随着欧战爆发,美国对日政策日趋强硬,1941年1月,《美日通商条约》期满,不再续约;1940年7月,美国开始对日本禁运航空燃料、润滑油和高熔点废金属。
日本“南进”,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矛盾日趋激化,只能诉诸战争。
1940年7月,日本确立“南进”方针。两个月后,日军为阻断滇越公路,强行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威胁东南亚。当时美国需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锡等战略物资。如在1939年,荷属东印度的锡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其出口美国的数量,相当出口于英、德、意、荷四国总和;1940年,英属马来亚的橡胶和锡,各有57.9%和78%卖给美国。为警告日本,遏制其进一步行动,当年10月,罗斯福禁止废钢铁运往日本;12月,又将铁矿石、生铁、钢等列入禁运范围。
在此同时,美国加大了对华援助。其中固然有同情中国抗战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量。中国最大限度地牵制了日本“北进”与“南进”战略,保障了英美在远东的利益。如果美国选择牺牲中国,同日本妥协,那么随着中国崩溃,东南亚会丧失,英国会动摇,苏联也会变得沮丧,最后必然损害美国核心利益。因此,在中国问题上,美国与日本针锋相对。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美两国为暂时缓和矛盾推迟战争爆发而举行过谈判。谈判最初是非正式的民间交涉,通过与日美两国政府领导人都有交往的私人为媒介进行接触,以后转入官方的正式会谈。从1941年3月8日到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正式外交谈判历时9个月,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1941年3月8日~6月21日)是双方相互摸底,讨价还价。两国各自提出了调整日美关系的交换条件,其主要内容: 1.关于日本侵华战争问题。美国要求日本从中国领土撤兵,保持中国 “独立”,恢复 “门户开放”方针。日本要求美国承认伪“满洲国”,力促蒋政权与汪政权 “合而为一”。2. 关于德意日3国同盟问题。美国要求,一旦美国参加欧洲战争,日本不履行3国同盟的义务。日本表示反对,坚持无意规避现存条约上规定的义务。3. 关于西南太平洋问题。美国要求日本维持该地区的现状与和平。日本不愿承担不诉诸武力的承诺,坚持向印支和泰国推进。
第2阶段(1941年6月22日~10月17日),这一阶段的特点从日本方面来说,是假谈判,真备战。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在“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下,决定加强南进的态势。7月,日本侵入印度支那,8月初,日军又侵入泰国。美国对日本采取了一些经济制裁措施,并提出警告。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如果外交谈判到10月上旬尚未达到日方要求时,立即下决心对美(英、荷)开战。此后,日本立即着手制定了进攻南洋的作战方案。10月中旬,日美谈判仍无进展。
第3阶段(1941年10月18日~12月7日),日本利用谈判,掩护偷袭。10月 18日,以东条英机为首的独裁内阁成立。11月5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在12月初向美英发动武装进攻的决议,同时又决定继续维持与美国的谈判,以掩盖军事准备。为了迷惑美国,日本特派前驻德国大使来栖三郎前往美国“协助”谈判。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宣告日美谈判的彻底破裂。(来源:国际政治大辞典 )
日本偷袭珍珠港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还奉行“孤立主义”的政策,也许美国和日本的这场战争会推迟,但是野心勃勃的日本迟早会把美国拖入战争,而不是《七次》歪曲事实所说的美国为了帮助中国导致日本报复才引发太平洋战争。
四、朝鲜战场——帮助中国走出“二、三世”的天下
这种话本身就是那种啥动物的嘴吐不出那个什么牙,跟这种人就如此荒谬的话题进行讨论本身就属于侮辱自己的智商。不过既然《七次》敢如此招摇过市,我们就正面回应他的挑战。
在逻辑上有一种诡辩术叫预期理由,解释: 在证明或反驳中把真实性尚待验证的判断当作论据的逻辑错误。犯了这种错误,就不能达到证明或反驳的目的。
一小撮人在忽悠民众的时候理屈词穷,常常玩弄诡辩术,他们为了泼污毛主席,硬是炮制这种东西出来招摇过市,然而,他们所说的事情没有发生,倒是在他们奉若神明的西方国家及其盟友中大量出现“二、三世”现象——
世界上世袭或者实际上的世袭情况如下:
台湾地区领导人蒋介石蒋经国父子。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李显龙父子。
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约翰•昆西•亚当斯父子。
美国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和本杰明•哈里森祖孙。
美国总统老布什和小布什父子。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父子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和阿基诺三世母子。
印度总理尼赫鲁和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和外孙拉吉夫.甘地祖孙三代。
韩国总统朴正熙朴槿惠父女。
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和福田康夫父子。
日本首相首相鸠山一郎和鸠山由纪夫(前外相鸠山威一郎的儿子)祖孙。
安倍晋三的祖父是前众议员安倍宽,父亲是前众议员、曾任外交大臣的安倍晋太郎。而他的外祖父则是曾被判为二战甲级战犯的日本前首相岸信介。
麻生的政治世家背景比前两位还复杂。其曾祖父麻生太吉是贵族院议员,父亲麻生太贺吉是自民党众议员,外祖父是日本著名政治家、自民党创始人之一吉田茂,岳父是前首相、自民党第二代领导人之一的铃木善幸。他的妹妹,则嫁给了三笠宫宽仁亲王。在日本,他们被称为“华丽的一族”。
另外,海湾六国都是世袭制国家,由于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不但可以理直气壮地世袭,而且在巴林发生反对政府的运动的时候,沙特还派警察去镇压。
不知道《七次》对此作何解释?
五、美国制止了苏联对中国的核修理、核打击
《七次》称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 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大城市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加核切除打击”。这的确是事实。在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向基辛格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的时候,美国政府把消息给报社,以该方式把消息传给中国。接着美国政府向苏联表示:只要有一颗核导弹离开苏联国境,美国就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苏联所有城市都在美国的核导弹打击范围之内。这也算事实。但是《七次》仍然在玩弄选择性使用历史事实的骗术,对美国曾经四次要对中国进行核袭击闭口不谈。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曾经四次准备对中国进行核袭击。第一次威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是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第二次企图对中国动核武是在朝战第一阶段。美国第三次企图对中国实施核攻击是1954年解放军炮轰金门期间。美国第四次企图对中国动用核武是1958年解放军再次炮轰金门、马祖期间。
最近解密的美国机密文件证实了这些。
《纽约时报》2015年12月22日报道称,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首次披露了一份详细清单,列明了一旦与苏联交战,美国携核弹的轰炸机可能的攻击目标,标注了苏联、东欧和中国领土上的目标数量和类别。这份文件是截至目前美国解密的最详细、最全面的核目标清单。
“最高机密”刚被揭开。
莫斯科是头号目标,北京排第13位。
无论在发生战争时,中国是否会选择站在苏联一边,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都将中国视作苏联阵营的一部分,并把中国的飞机场和城市列入目标清单,其中包括北京。在“系统性破坏”的目标清单中,北京排在第13位。文件也指明攻击北京市及市郊丰台区,合计23个中心点。北京的两个空军指挥中心和两个空军储备区也成为目标。北京及其郊区丰台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军事设施也被列为目标。
四次核袭击是什么概念?经过四次核袭击的中国还需要美国等苏联核袭击中国以后来救吗?何况美国当时也是由于自己也受到苏联的威胁,才萌生联中抗苏的想法的,并不是《七次》所标榜的美国为了拯救中国。四比一,美国是救世主还是魔鬼?这一点谁都清楚,当然中国人对任何帮助过我们的人及其做法还是记住的。而且这是在对中国比较友好的尼克松总统任期内做的,中国人一直没有忘记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美国总统都像尼克松那样对新中国友好,《七次》在这里想玩弄偷换概念的诡辩术是徒劳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于1953年、1971年、197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分别举行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如果是前三次还包括防范苏联以外,那么后面三次防范的是谁还用说吗?
六、把中国拖上安理会的位置
【《七次》称美国代表赫尔在美英苏三国外长举行莫斯科会议。会上,赫尔提出应由四国签署宣言,并且直言不讳地说,如果宣言不以四国的名义签署,美国绝不会在一份三国宣言上签字;结果民国政府外交部长傅秉常与美、英、苏三国外长共同在四国宣言上签字。
这个后来被称为联合国组织最初蓝图的《普遍安全宣言》,“四国宣言”的签定,迈出了筹建联合国组织的关键性一步。
美国把中国推上联合国安理会成员的位置上。在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说:欢迎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我们的“敌人”抬高了我们的地位。】
点评:《七次》在这里,进行了两次偷换概念,第一次是用国民政府领导的中国替换现在的中国的概念,第二次是以罗斯福时期的美国替代现在的美国的概念。虽然名称都相同,但是二战即将结束时候的中国是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作为代表的,当时的国民政府是亲美的,美国和苏联都争取对中国的控制权是正常的,美国把国民党领导的中国拉进联合国也是正常的。
当抗日战争尚未结束,而法西斯的败局业已注定时,美国就派赫尔利为驻中国大使,魏德迈为驻华美军司令。他们的目的,后来在1949年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曾明白地供认说:“一、阻止国民政府之崩溃;二、支持蒋介石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及统帅三军之委员长;三、协调蒋委员长与美统帅之关系;四、促进中国军用物资之生产,并阻止其经济崩溃;五、统一中国所有军事部队,以达成击败日本军队之目的。”1945年,赫尔利公开宣布:美国“只与蒋介石合作,不与共产党合作”,要帮助蒋介石武力“统一”中国。魏德迈也训令一切美国在华军官“不要帮助那些不属重庆政府的个人或团体”。美国又继续以大量物资援助蒋介石,并装备了20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作为抢夺人民胜利果实的准备。
在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政策和美国国内的“麦卡锡主义”的共同影响下,在对华关系问题上,改变了之前由史迪威、高思等人的建议和设想,促使罗斯福形成的一条较为现实的扶蒋联共政策,变成一边倒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在美国国内,由于麦卡锡主义横行,谢伟思等六人被捕,从此一直到尼克松访华为止,美国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持敌对态度。并且一直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百般阻挠。
由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四大发起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从1945年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后,中华民国政府一直在联合国代表中国。随着国民党政府在内战中失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在联合国代表中国拥有并行使一切合法权利。1949年11月中国政府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要求,1950年1月苏联代表首先在安理提议不承认国民党代表并将其驱逐出安理会。由于美国不承认新中国,对华政策采取所谓“等待尘埃落定”政策,因此在代表权问题上声称采取“中立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确立对中国全面遏制政策,在政治上孤立、打击共产主义中国,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1950年9月第五届联大,苏联和印度分别要求承认中国代表权的提案被否决。美国的理由是中国在朝鲜与联合国军作战。从1951年第六届联大,美国采取了对中国代表权问题“延缓讨论”的策略,这一策略一直维持到1960年的第十五届联大。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延续了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但是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越陷越深,形成全国性的反战运动高潮,引起国内局势动荡,制约了美国对外战略与政策,使其陷入困境。这一时期在联合国的两个重要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加入联合国,使得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越来越困难;二是支持“延缓讨论”议案的国家实际上在减少。1961年美国在第十六届联大会议上提出了“重要问题”提案,即把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需要会员国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同意,美国的提案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再次将中国绝之联合国门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在发生改变,出现了“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与苏联争霸全球的战略受到越南战争的极大牵制;中苏关系同盟关系破裂等等。国际形势的变化使美国意识到改善中美关系给美国带来的战略利益,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力求缓和同中国的关系。同时,美国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做法难以为继。在1970年的第25届联大会议上,尽管美国提出的“重要问题”提案暂时获得通过,但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获得了多数国家的支持。美国在代表权问题上寻求摆脱被动的途径。基辛格访华结束后,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提案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保留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的席位。其实质是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必然以失败告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会议对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表决,美国提出“逆重要问题”提案遭到否决。随后对阿尔巴尼亚提案进行表决,以压倒性多数通过该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代表权问题最终解决。( 首都师范大学, 世界史, 2013, 博士章毅君)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从上述历史事实看,即使是在积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尼克松总统时期,美国政府尽量维护的只是所谓的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一直是尽量阻挠和想搞“两个中国”,只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迫使美国采取联中抗苏的政策,才没有在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一条道走到黑。而并不是《七次》所胡说八道的什么“我们的‘敌人’抬高了我们的地位”。虽然当年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把国民政府代表的中国拉进安理会的做法最终在客观上有利于我们,但是其动机并不是为了我们,而且美国政府后来一直阻挠恢复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我们”非彼我们,《七次》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既拙劣又可笑!
七、 改革开放又一次放了中国一条生路
【《七次》称:“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进行锁国政策,继续不让中国大陆入联合国(美国是安理会成员国,有一票否决权),继续对中国进行彻底的技术封锁(建交后到一九八九年以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在很低水平上进行),美国是老大,他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其他国家,中国的经济改革就会有巨大的障碍,也没有如此大的成果。“我们的敌人”——美国又一次放了中国一条生路……】
点评:当年的尼克松政府要对抗苏联,必须要有中国的支持,从战略上看,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的意义重大,台湾只是一个小棋子,所以美国不会否决。
从经济上看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基辛格深知美国经济要维系必须要有中国的支持,这点日本等西方大经济体的高层政治家也看到了,所以当世界经济巨头认识到中国的作用时,当他们看到没有中国他们在21世纪就玩不下去时,任何其他的论证阻挡中国进入联合国都是没有用的。
另外美国没有动用否决权是因为中国已经强大到不可动摇的地步,这是现实,它比带感情色彩的“阵线论”要坚实得的多。
另外,《七次》所谓的“不制裁”,也是骗人的鬼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1989年以后,美国不但自己制裁中国而且还领着欧洲的小兄弟一起制裁。之所以不“全面制裁”,并非不想,而是不能。而且这些制裁最终适得其反。毛主席曾经说过“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句话既适用于建国初期那段时期,中国的“两弹一星”成功了,各行各业也有很大发展。同样更适用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在航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美国和西方不让中国加入航天俱乐部,最终还是挡不住中国在这方面的高速发展。而富于讽刺意味的是,被《七次》描绘成为中国的救世主的美国,竟然在2008年陷入金融危机,需要我们国内某些人鼓噪“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当美国走出困境以后,就马上变成东郭先生救的狼,农夫救的蛇,一次次地对中国出狠招,到底是谁救谁?谁忘恩负义?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综上所述,我们并不抹杀特定时期美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帮助,但是这与我们反对现在的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敌视政策并不矛盾,我们一直来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区别开来,把这一届美国政府和那一届美国政府区别开来,把美国政府领导人说的和做的区别开来,把美国政府这那一阶段的做法与这一阶段的做法区别开来。这正是我们目前的对美政策的出发点,倒是这些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对中国一方面捞取经济利益,一方面进行遏制和军事包围和威胁,他们利用自由派人士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得逞,反倒引起中国广大民众的强烈反感,这怪不得别人,是美国佬自己充当反面教员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七次》的作者之流再给美国涂脂抹粉,也改变不了人们的看法,只不过让人们更加恶心而已。
再从《七次》整篇文章看,虽然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只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就会发现漏洞百出。关键在于,作者要忽悠人,又没有足够的事实说服人们对美国佬顶礼膜拜的情况下,就只能采用诡辩术来进行虚假论证——在培养中国留美学生问题上,他掩盖了美国的真实目的,只是谈论客观上产生的对中国有利的结果;在所谓的帮助中国要回青岛的问题上没有事实证明其说法;在抗战问题上,选择性使用历史材料,只提美国飞虎队,不提苏联援华航空队,倒果为因,把日本首先主动侵犯美国的利益导致美国与日本开战说成是美国为了中国制裁日本导致日本报复,把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国之间的相互支援说成是美国专门拯救中国;在所谓的“二、三世”问题上,玩弄“预期理由”的诡辩术,把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作为论据,同时无视在所谓的“民主国家”及其盟友里面大量存在的世袭和变相世袭现象;在阻止苏联对中国的核袭击问题上也是选择性使用历史材料,掩盖美国之前四次要对中国进行核袭击的事实;在中国的安理会地位问题上,混淆概念,把美国竭力帮助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领导的中国成为“四常”之一,说成是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掩盖美国历届政府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事实;在中国的改革开放问题上,把美国的迫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不能或者不便于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行使否决权说成是手下留情,把美国也出于本身的利益考虑的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对接说成是“救苦救难观世音”,并且掩盖美国带领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的事实。
作者之所以玩弄了那么多的诡辩术,关键在于,没有足以支撑他们的荒谬观点的事实,就只能玩弄这些忽悠人的鬼把戏,自欺欺人,而这些,正好说明了某些人的黔驴技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17-08-04/4551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