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真相,美国对民主搞独家代言是最大的偷天陷阱
2021年底,美国主办的首届“民主峰会”草草收场,沦为没有共识、没有成果、没有前途的“三无产品”。撞了南墙的美国今年执意梅开二度,摆明了要以刷存在感换合法性,结果再次成为“翻车现场”。峰会优兔直播在线观看人数高峰时段仅200余人,印太地区分会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不足20人。连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理查德・哈斯都承认,“民主峰会”是个坏主意,美国民主很难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
▲ 所谓的“美式民主”下,绝大多数人表达真实意愿的声音都被少数利益集团盖过,这样的民主已彻底沦为“少数人的民主”。(漫画 | 刘蕊)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明明属于全人类,美国凭什么公器私用,以一国之“民主”作为衡量别国的标杆、干涉内政的借口、维护霸权的工具?不妨刨根问底,从历史视角深挖美式民主的真相。
一、民主,是源于美西方的独有理念吗?
说到民主,人们一般会认为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语:δημοκρατία,英语:democracy),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指人民或者是公民δῆμος(demos),一指公共权威或统治κράτος(cracy),整体涵义就是“人民统治”“主权在民”。
谈到希腊文明,很容易想起中国与之对应的先秦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
在华夏文明叙事中,作为天下的共主,天子、天命的根基在力量更在民心。谁能既强大又保民,谁才能拥有天命。否则,天命就会转移。
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有段名篇《季梁谏追楚师》,其中写道“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民和而神降之福。”所谓“民为神主”,就是把人民的地位置于君之上、神之上。这与古希腊民主概念“人民统治”“主权在民”可谓异曲同工。这也说明,探讨政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理如何体现人民意愿,是政治文明的永恒课题,人类对此的探索进步也总会有殊途同归的默契。
这样看来,美国这个历史不到250年的国家自然没有什么民主的原创版权,西方文明也绝非民主理念的唯一源头。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对民主的理想诠释与实践探索是丰富多彩的。
二、追根溯源,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吗?
首届“民主峰会”上,拜登为了论证美国独霸民主的合理性,祭出了《独立宣言》、建国理念,发起了“总统民主复兴倡议”,触及了美国的基因。那我们就从源头上看看美国和民主有没有关系。
坦白说,缔造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战争并不像美国人标榜的那样高尚,更不能同后来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相提并论,可不要被美国自我美化的历史叙事给骗了。
所谓的独立不是原住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而是一群侵略性质的殖民者由于利益分配失衡,最终重新划分利益、一方把另一方踢出局的战争。打个比方,好比分公司新开辟了一个市场,对总公司的管理或者发展策略不满意了,索性自己单干。这跟民主有半毛钱的关系吗?
再说《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多少人心曾为之荡漾。然而,《独立宣言》并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当时只有开化(拥有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投票权,妇女压根没有投票权。
也就是说,《独立宣言》里的“人”指的并非所有自然人,而是指特定的白人男性,不包括贫穷白人男性、妇女和有色人种。根本不是真正的平等,又何来民主的基础?
▲ 1908年,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名携带猎枪的白人男子与多名黑奴在棉花地合影。
▲ 1965年,美国阿拉巴马州,警察对一名试图加入投票登记队伍的黑人进行搜身。
接着说1787年制宪会议,“国父们”云集费城,为这个新生国家设计的其实是服务少数人利益的精英共和制,并且对人民大众有着本能的不信任和排斥。他们曾大言不惭地说,“应该这样组成政府,使富裕的少数人得到保护,不受多数人侵犯”,“人民,人民是个大野兽,因而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永久地位”,“我们所经历过的罪恶,都是源于民主过于泛滥”……这就是费城制宪会议上的主流声音,说它是一场“反民主峰会”亦无不可。其缔造的美国宪法,没有一处提及民主。在乔治·华盛顿和约翰·亚当斯总统的就职演说中,也绝对找不到“民主政府”的字眼。
就这样,“少数精英控制大众”深深嵌入美国的政治基因。上世纪90年代,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一个“奶头乐”理论,指的是随着生产力不断提升和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
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网络、电视、游戏等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未来的奋斗动力,也丧失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能力。
如今美国数以千万计“躺平”了的“沙发土豆”人群,正是“奶头乐”政策的真实写照。
▲ “奶头乐”理论是指用能够让人沉迷的低俗娱乐活动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美国的草根叼起了奶嘴,放弃了思想。
三、美西方的民主实践是成功的吗?
先要明确一点,民主作为一种理念与作为一种制度是不同的两件事情。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相隔万水千山。
先说古希腊的民主实践。雅典人为了实现人民作主,采用抽签的办法,使人人有平等的作主机会。凡重要的事情都举行全民公决,依人数多少作决定。结果“民意”的反复无常使雅典输掉了与斯巴达的战争,流放了无数精英,还杀掉了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
▲ 公元前399年,七十高龄的苏格拉底被控不敬神和腐蚀雅典的年轻人,被判处服毒而死。法国画家大卫的油画还原了这一历史瞬间。
无怪乎古希腊的哲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民主概念,却把民主政体当成最糟糕的选择。亚里士多德在其被西方奉为圭臬的《政治学》一书中,将城邦政治分为君主与僭主、贵族与寡头、共和与平民六种形态,严厉批评其中的暴民政体,认为暴民政体是不以法律为依归的另一种专制。
之后两千多年,“民主”在西方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与暴民政治连在一起。当然,两千年来西方对民主制度做了不少改造。为了让各个阶级都有发言权,出现了代议制民主。
到了十九世纪前期,代议制被美国人称作“民主”,民主才变成褒义词。代议制把雅典的人民直接作主改成了由人民选举给自己作主的人。人民分成阶级或利益集团,推选自己利益的代表来争取权力,从而维护自己集团的利益。每隔几年,人民有一次机会换人作他们的主。
▲ 位于普里埃内市的古希腊议会大厦旧址。
从古希腊到美国,民主的制度安排总离不开“多数决+选票”两种方式。然而,这种简单粗暴地挂钩过于片面狭隘,已经在今天美西方社会现实中充分暴露出缺陷与弊端。人民的民主权利被限定在投票上,民主的任务被限定为政治选举,选民通过选举只能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些意愿最后能否转化为现实,并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领导人一旦走马上任,民主的使命也就基本完成。在一次次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流坐庄中,真正的国计民生乏人问津,政治在内卷内耗中走向衰败,明显背离了民主体现全体人民或多数人民意志的本意和初衷。民主制在美国已经蜕化、异化成了选举政治,或者说选票政治。
而从根本上说,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政治民主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因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反民主的。现代美式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即为实现和保障资产阶级利益、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创制的政治制度。难怪各种民调一致显示,多数美国人对本国的政治制度深感失望,甚至不相信他们仍然生活在一个民主国家。
列举这些事实不是为了嘲讽或幸灾乐祸。只是想说明,民主是一种人类的理想和美好愿望,如何将其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制度,各国都有权探索和实践。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历史地看,都在一定时期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任何唯我独尊、固步自封、简单粗暴的民主实践最终都将走向民主的反面,因为谁也没有权利作“民主”的独家代言人。
四、“民主对抗威权”的命题成立吗?
这种非此即彼的叙事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的产物。美国惯于出于一己私利将世界进行非黑即白、非友即敌的划分。
现实中恐怕没有一种制度是百分之百、纯之又纯的民主或者威权,任何强行划归都是犯了幼稚病。美国深谙意识形态之道,惯用抬高自身价值观,贬低和消解他人价值观的手法。冷战期间,他们运用强大的宣传机器,一方面将“自由、民主、人权”包装为“普世价值”,把自己打扮成“卫道士”。另一方面,矮化、丑化、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马克思主义为“乌托邦”、共产主义等同于“极权主义”,将美国及其盟友划入“民主国家”,把对立阵营国家划为“非民主或极权国家”。
民主专制二元对立叙事由此展开:凡是学习模仿美式民主的过程,就是“民主化”,坚持探索自己政治发展道路的,则被列为违背“民主”潮流的“非民主”国家,民主自此成了美国自我标榜和干涉打压别国的意识形态利器。
至于“威权”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和外交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汇,经常和专制、独裁联系在一起,对他国政治制度进行污名化和妖魔化,通过贬损别国政体达到树立美式民主标杆的目的。
所谓“威权”,本质是人为制造的、具有学术伪装的、用来给别人贴标签的又一个话语陷阱,是同“民主峰会”如出一辙的“三无产品”。
▲ 2021年1月,抗议者在国会山大厦外架起绞刑架。
经过这番抽丝剥茧,结论已经很清楚,民主是人类拥有的共同价值,并非只有西方一个源流,美国传统上并不是什么民主国家,美西方当下自身民主制度一地鸡毛,根本没有资格当别人的教师爷。至于美国谋财害命的“民主输出”,早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如此看来,美国以后如果还要搞什么“民主峰会”,最好开成对美国的“民主生活会”,让各国畅所欲言,好好让美国红脸出汗、触及灵魂,若能立查立改,才是善莫大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23-03-31/8099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