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评价长城,不只孟姜女一个角度
911 事件和美国由此引发的精神错乱改变了一切。
我想大多数人肯定都能看穿《纽约时报》关于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伊拉克与 911 无关的所有挑动战争的谎言。
我居住的芝加哥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抗议活动,交通被封锁。 然而,当战犯布什/切尼/拉姆斯菲尔德以及希拉里·克林顿匆忙发动一场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战争时,似乎没有什么能改变现状。我看到有多少美国人很容易被服务于大媒体的帝国所操纵。
2008年,我请假去加州初选投票给奥巴马,因为我不想让战争贩子希拉里获胜。我相信奥巴马关于变革、远离永远战争的信息。
然而,事实证明,奥巴马是华尔街和美国深层政府的黑皮肤面孔。“别做蠢事”只是意味着奥巴马想要更聪明地对待帝国主义。 “幕后领导”意味着授权中央情报局发动从利比亚到叙利亚的秘密战争,而军工集团的宠儿希拉里·克林顿则主持北约的无情扩张和“重返亚洲”以遏制中国。
美帝国已经腐烂到了核心,它是一个寄生虫,以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世界。
美国为对抗苏联培育出的本·拉登,反过来攻击了美国。
苏联解体后世界惟一霸主美国本土被攻击的愤怒更多是基于敢太岁头上动土的丢脸。
不可一世的狂妄的报复,入侵阿富汗有理由,入侵伊拉克依靠的是精心制造的谎言。
谎言被揭穿后的美国最全世界声誉一落千丈。
莫须有就能入侵任何国家,原被殖民的国家记忆犹新。
……
上面这个在网上流传不具名的朋友说的何等坦率,认识得何等深刻呀,只可惜这些认识还没有被国内那些被公知舆论洗脑几十年的大先生们所认识到。
在我们居委会中心理论组的朋友圈里面,经常有人转发一些域外信息,基本成分是谣言加臆测,其谣言和臆测的可笑、低劣、反智化当笑料都不配。
这其中也有例外,一位叫张鹤慈的先生,他的许多说法,比我们很多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大员更有说服力。
譬如下面这段话一一
我现在批判的全盘西化,民主万能,美国月亮更圆等都是我几十年前曾经坚持的。
从病房走出来后就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老一代知名异议人士基本都有交往,现在渐行渐远。
很多人包括朋友都不理解,就我和我家庭的经历,为什么不参与极右翼的大合唱?
孟姜女有权骂长城,但评价长城不能只从孟姜女的角度……
读到这里不禁击案叫绝。
同样是经历了一些历史上的挫折,那位道貌岸然的章立凡先生就陷入了疯狂极端状态,他要打造自己客观理性中立的形象,另方面慑于自己屁股下的那条窄窄板凳的影响,章立凡拂不去心头之恨,忍不住阴阳怪气,说话的时候总是咬住后槽牙。
被我实名举报过的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士林先生,现在改名一介书生,比张立凡先生走得更远,他每天破口大骂,将泌尿生殖系统的大小器官都起了不同的俗名,以供自己恨国恨党用以宣泄。
有些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例如在地铁上公交车上,因为年轻人没让座,便拿起拐杖抽打年轻人的坏老头儿傻大姐,这些人很可能是脑子坏掉了,隔壁王奶奶说法,他们就是蠢。
这很可能是一种脑软化的精神症状,某种意义上是值得同情的。
而章立凡赵士林等人不同,他们是不忘自己的阶级出身,不忘自己的阶级仇恨,亦即初心不改的反攻倒算者。一度,研习茅于轼教授的理论,以为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现在大势已去,越发失望,失望使他们变得更加仇恨起来,仇恨到无法保持心态平衡,以至于影响身体健康,我很同情他们。
前几天我跟朋友去了一趟日本,给我们开车的司机是河南省人,他在日本读书6年,毕业后留了下来,跟自己的同学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小心翼翼,转眼20年。我有一搭无一搭跟他聊着,“孩子都已经是日本籍了吧?”
他突然抬头看着我说:没有,我不会,我的孩子不可能是日本籍,我绝不会让孩子入日本籍的!
为啥呢?
他讲了一大堆重要的理由,就是日本30年前什么样,4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中产阶级的收入一点也没有增长,日本年轻人都躺平了,这个社会根本就不像是中国媒体上所美化宣传的那个样子。这些年来祖国的变化已经把日本远远的超在后边,他认定祖国的前途一定比日本更远大,他要把两个孩子送回国发展……
听得我有点感动呵。
他感动我的不仅是赤子之心爱国之情,更重要的是明晓事理,明晓大义,看得清世界的发展大势。
有人告诉我,张鹤慈先生是少有的探求真相和理性讨论的中文推主之一。不管你是否认同张先生的结论,你可以看到张先生的推从来没有瞎编乱造和人身攻击。但是张先生在海外的互联网平台上只有9.8万粉丝,而各种造谣造到丧心病狂或张口就指向人体器官的中文推主,且不说“七哥”那种开国元勋丧心病狂型,即使那些为了蝇头小利宣泄内心仇恨而对祖国恶言相向的人,却有大把的粉丝。
(2024年9月12日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很想结识文中的若干人物,不知道谁有这种渠道)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24-09-12/8999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