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北美

打印

美国大选2024反思:网红政治,应该终结了

1.问题的提出: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2024年美国大选结束了。民主党惨败,特朗普再一次成为总统。

痛定思痛,可以给民主党派几个不是: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减少非法移民;没有积极改善社会治安;尤其是,在人民心目中,对民生特别是通货膨胀至少没有像对“性别自由”那样上心。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说好多人没有或者不敢说出的话:民主党主张的社会福利,其实不怎么符合美国价值观。美国相信“天道酬勤”,更喜欢用穷人做成功者的反衬。好多人反对政治正确,除了追求言论自由之外,其实是想保留歧视失败者的权利。

从中国进入自由美国的人,更是这样。

输了就是输了,不想反思也要反思。只是,反思绝不是把什么错误都归于自己。

在大选过程中,特朗普可以放飞自我,随意人身攻击,散布谣言。这些恶行不但没有让他受到丁点损失,而且从结果上看,反而让他获得了成功。试想,假如拜登和哈里斯有两成像特朗普的行为,结果会是灾难性的。

这一切,公平吗?

李海鹏在特朗普2020年落选之后说,他有着“低人格优势”。我补充一点,是“低人格特权”。特朗普可以低人格,拜登和哈里斯不可以。

为什么?因为特朗普除了别的优势之外,还变成了网红。有些网红可以为所欲为,做对了是英明,错了是个性张扬。网红进入了政治,政治变成了网红和粉丝的游戏,这就是美国。

不客气地说,由于美国面临重重困难,让谁谁谁下台没有问题。与此同时,问题也被网红及其粉丝夸大了。全世界都在萧条,美国还算好一些的。美国人民的要求太高了,这样的要求,就像一个段子里母亲训斥女儿:“你的要求,只有骗子才能够满足!”

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我认为首先应该反思网红政治。这里面牵涉到传播学、社会学和精神病学,这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借美国大选结束之机,先做简述。

2.明星和政治明星:口口相传—报刊—广播—电视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为了自由,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和革命。如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人们突然发现:人与人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人群中也有天生的发自内心的做奴隶的倾向。

自愿被奴役,明星崇拜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星是客观存在的,自古以来的。从古到今,明星的光耀,追星的疯狂是递增的,而且加速增长。

古代,明星可以算自然形成的,经过口口相传。尽管如此,官方和名人的倡导作用也不小。李白名满下下,孟浩然和王勃却哀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刻版印刷让明星为天下读书人所知。朱熹成为为思想和学术明星,一是靠官方支持,二是靠印刷术。他的《论语》注解是不是最好?恐怕不是的。

报刊的出现让明星的产生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演员登台演出以后,第二天要战战兢兢地等待报刊的评论。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讲,读了报道才结束了成功与否的焦虑。媒体有了造星的权力,也给明星插上了翅膀。

无线电的发明让明星的声音广泛传播,明星有一些具体了。

电影,让明星立体化了。又由于能够被昂贵的胶片拍摄,明星的尊贵无以复加。

在苏联,弗拉基米尔就非常重视无线电和电影的宣传作用。

电视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从此,明星与大众形影不离了。

3.在中国,明星随着媒体的演化

民国时代,大众的鉴赏力与上层社会差别没有那么大。电影和戏剧,几乎是雅俗共赏的。报刊评出的四大名旦,现在看也是过硬的。

以后出现的样板戏,变成了只准说好不准说坏。样板戏经过报纸和电台的宣传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造成了一代人精神上的贫乏。不过平心而论,由于惯性,样板戏还是精益求精的。

电视时代的明星和追星变得肆无忌惮。追星宣传,无一不是把他们说成是完人。等到他们的劣迹出来了,媒体又辩解“人无完人”,“我们推崇的是成就,不是树立道德模范”。为了出名和维持知名度,好多人毫不吝惜地直播生活,制造绯闻。等到趣闻变成了丑闻,他们拿出了“隐私权”作为挡箭牌。

大众追星,很大的原因就是明星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庸庸碌碌,畏手畏脚的人,在追星中得到了心理代偿。“他们可以,我就可以”,虽然并不是那样。

追星,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4.互联网的进步与走向反面

互联网开启了全新的世界。怀才不遇的人士进入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由于传统的规范还在,加上挑战者为了证明自身是有益的,表现出自律。

自己管自己是不能长久的。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低约束性,网络流氓和网络暴力出现了。在缺乏管理的网站,一个网络流氓可以打败100个正常的人。网络培养了流氓,流氓进入了网络。

资本和权力随后进入了网络。网络,出现了流氓化,同质化,碎片化,资本化的趋向。互联网,已经违背初衷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5.互联网,加强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据传戈贝尔说过,“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第三帝国的宣传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套路:消除不同的声音,只有一种观点不同地重复。

从古代的书刊印刷到近代报刊的出现,到无线电广播,再到电视,不仅重复的次数多了还加上了影像,立体化了。电视洗脑,是全方位的。

与互联网相比,传统的洗脑就不算什么了。

还在BBS时代,人们曾经被本来就高而且步步攀升的房价所困扰。在网上,开始的时候批评的声音还是很多的。随后,“房价不高”,“高房价与房地产商无关”的观点开始传播。有资本助力,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大。

这时候,出了一位官办的房地产商,他被吹捧者称为“大炮”。“大炮”眼下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此我不批评个人只描述他的行为,并且着重讲述其支持者的恶行。“大炮”一直鼓吹房价上涨,只要涨势稍有缓和,他就出来大放厥词。他的支持者众多,在网上声势浩大。反对“大炮”的人,会遭遇网络流氓的攻击谩骂。就是这样,房价上涨变成了主流的声音。更有甚者,伪公知也倒向“大炮”,从背后扎了大众一刀。

很长时间里,房托猖獗到了极点。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出来恐吓要挟:“你今天不买房,明天就永远买不起了。”为此,我曾经提出“经济恐怖主义”的概念。

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了,房托该当何罪?

谎言,已经让中国就要后继无人。

6.芙蓉姐姐运动,从刘晓庆到特朗普

这是我自特朗普第一次上台的时候就要写的题目。在这之前,我写过《刘晓庆,芙蓉姐姐运动的先驱者》。

刘晓庆曾经是个性解放的象征,同时她用所谓的个性代替了踏踏实实的工作。几十年下来,除了《芙蓉镇》,都是夸张的表演。

刘晓庆式的个性激活了社会,也带偏了一代又一代人。随后,一位史姓女子声称自己如同出水芙蓉,于是变成了芙蓉姐姐。芙蓉姐姐喜欢跳舞,更喜欢在镜头前做出夸张的S造型。闲极无聊的北京西郊大学生把她当作嘲笑的对象,不想让她在网上走红了。那时网络的作用还有限,三观不正的媒体工作者把芙蓉姐姐树立为新的个性解放的旗帜。

芙蓉姐姐之后是凤姐,她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更大,至今仍然是很多活跃人士的偶像。

个性论者不懂,个性要得,本分和自知之明同样要得。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需要踏实的工作和诚实的劳动。

芙蓉姐姐和凤姐,还是不能满足大众个性和破坏的需求。接下来,是更加不堪的事例。有“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有被好多自由人士誉为女英雄的郭美美。

有人认为个性和自我是一种反抗,殊不知权势者一旦个性和自我才是真正的灾难。近几年官员的雷人雷语越来越多,这就是权力加上个性的结果。

2016年特朗普第一次竞选的时候,我就说过:“某些中国人是特朗普运动的先驱者。”这倒不是说特朗普从中国学了什么,规律有时候是不分国家的。

特朗普,就是美国的政治上的芙蓉姐姐和凤姐。

7.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

1982年,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的消逝》。他认为,新型的电子媒介以及图像的大幅增加,是的儿童本应该存在的三个条件正在消失,分别是:文字、学校和羞耻心。其中,波兹曼提及最多的则是被一些新的视觉媒介破坏的儿童的读写能力和文字力量。

1985年,波兹曼出版了《娱乐至死》。作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是《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2009年,学者俗士提出了“学者粉丝”现象。2014年,我提出了“泛娱乐化导致了流氓化”。2121年,俗士在特朗普下台以后提出了“从学术粉丝到政治粉丝”。

娱乐不仅让个人致死,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也会陷入其中。

8.网红的泛化,超级政治网红特朗普

网红概念,首先延续到了学者和作家。

网红学者,大致从经济学家茅老开始。茅老半路出家,50岁以后学经济学,学养是不够的。半路出家也没关系,做一个普通的学者就可以了。茅老有一些创建,比如提出“财富的消失”和“市场经济有正反馈作用”。

他的问题是,与资本有了接触之后对财阀的态度从评判变成了迎合。他提出“为富人说话”,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把自由知识分子推向了极右。

可怕的事情在于:网络推手把茅老变成了大学者和良心,让很多有为青年误入歧途。

作家也有网红。韩寒曾经是“少年才俊”,17岁出版了长篇小说《三重门》。成长中的韩寒成为赛车手,顺手写一些小说。网络时代开始,一些人把他包装成意见领袖和公共知识分子。韩寒的观点有对有错,即使是对的也是很多人说过的。然而,作家加网红的每一句话都让粉丝们欣喜若狂。

韩寒崇拜,展现出粉丝代偿的心理。他们一窝蜂地说:“我活了40岁,50岁,60岁,70岁,一事无成,浑浑噩噩。韩寒,给了我希望......”

正在大家盼望韩寒继续引领众人前进的时候,他拿出了“韩三篇”。韩寒声称:“作为交换的条件,我承诺,在文化环境更自由之后:不清算,向前看......不谈及或评判××××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

人们在事前无法预想,一个偶像假如180度转弯会怎么样?他的粉丝是反戈一击还是继续追随?茅于轼和韩寒告诉我们,粉丝选择后者。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半认真半玩笑地把韩寒称为“韩总桶”。

茅于轼和韩寒尚能够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政治网红特朗普的成功了。

特朗普,就是一位超级政治网红。

9.网红的特权

网红与传统的明星不同。明星多少需要才艺和形象,如果可能还需要加上一点美德。网红没有那么多讲究,让众人知道,有特点有个性就行了。所谓特点和个性,通常包含丑陋的一面。

因此,网红的特权就更多了。他可以胡说八道,装疯卖傻,还可以骂人。

谈到骂人,韩寒就这样骂过白烨:“我通篇文章里没骂您一个字!“屁”是骂文坛的,您别自作多情,以为您就是文坛。“×”是生殖器,但“装×”的意思不是假装自己是个生殖器,您别断章取义。我说的是装×的×而不是你妈×的×。我“C”是我在C,和你没关系。“牛×”并不是牛的×,不相信您不知道。至于“马桶”,我觉得马桶很无辜。难道所谓进了文坛的人都不用马桶?也是,排泄物都写出来了,自然不用马桶。仔细看看文章吧,有一个字是骂你的吗?牵涉到您的地方全是白先生,如果您硬要说白先生等同与白痴先生就是我在骂人的话,那我也没办法。”

短短54个字符,韩寒用了一个“屁”,一个“马桶”,两个“C”,8个“×”。

这样的言行,这样的素质,却在当时被誉为敢想敢说,敢爱敢恨。

美国对言语的规范要严格的多。特朗普刚刚参选的时候,其粗俗的言语经常引发争议。不料时间长了,竟然变成了一种风格。

10.个人崇拜的网络形式

欧美反对政治人物崇拜,却放任明星崇拜。当然,毕竟这是个人自由。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在自由社会,人们有没有选择不自由和做奴隶的权利?

可以崇拜明星,为什么不可以崇拜政治领袖?毕竟,很多政治人物是有大本事的人。特朗普没有什么本事,但在第一次选举的时候,不少美国人的目光充满了仰慕。

特朗普崇拜又属于政治上的网络个人崇拜,我们且把传统个人崇拜与网络个人崇拜做一个比较。

传统个人崇拜要拔高一个人,让他或者貌似完人或者能力超群。如果有可能,他还是道德上无懈可击的人。这固然是欺骗与压迫,但不少人支持强人还是出自改善社会的希望,是好人被蒙骗了。一旦真相出现,他们中的不少人会迷茫,会反省,会觉悟。

而网络个人崇拜不需传统政治家那样的威信,能够引人注目就可以了。至于能力,特朗普一开始就以不靠谱著称。如果说有什么出色之处,就是他抓住了社会的一些问题无限放大,声称自己一旦上台就会迎刃而解。大众不信怎么办?那就一遍再一遍重复。特朗普第一次执政的时候遇到棘手的事情就怪罪于前任,做错了的事情坚决不承认。他经常说,“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个问题”,“没有人比我做得更好”。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把他称为“懂王”。面对于己不利的报道,特朗普通常指责媒体,谓之“假新闻”。

就这样,网红不断重复就有事实,不认错就没有错,自吹自擂就有了成就。

关于特朗普们“抓住了社会的一些问题无限放大,声称自己一旦上台就会迎刃而解”,第三只眼观曾经有所归纳:“一是吓唬!比如经济下滑严重,你就要没饭吃了明年就要经济危机了,你的财富要巨大贬值了;你马上就要被收割了。你害怕不?你关注不?二是引诱!经济下滑严重,但这某几个领域将会有暴富机会;经济危机要来了,但某某样的做法会让你阶层逆袭;大放水来了,地产翻倍的5种秘籍你想暴富不?你关注不?”

特朗普的为人一开始就是大问题。当他称为不可置疑的网红以后,前所未有的事情发生了:他对丑闻免疫了。不但丑闻打不倒他,他的污言秽语和谎话连篇也变成了直来直去。

实在不行,还可以成为“小丑偶像型领袖”。

西雅图夏至和我根据对特朗普民意指数的跟踪,发现了有三成的人对他的支持无法改变。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如果鼓励恶,三成的人的选择倾向于恶。假如社会变坏,坏人的比例还会增加。

一部分人支持特朗普不是因为他好,恰恰是因为他坏。一些川粉支持他,恰恰是为了实现自己实现不了的恶。因为,川粉可能比特朗普还要坏。

群友长戈所向认为:“他们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却又有很高的热情和坚持,这种人绝不是没有危害性的。”

特朗普在竞选中为了掩盖桃色丑闻用竞选资金付封口费,没事。2020年落选,强迫州官员“找票”,没事。2021年1月6日,特朗普为了推翻大选结果,煽动支持者攻入国会大厦,仍然不能让川粉有所悔悟。

网络个人崇拜型政治家,几乎就要百毒不侵了。

2024年大选输了就是输了,我们认可。我只是认为,假如忽略了网红政治这个因素,忽略了特朗普可以为所欲为而对手却要慎之又慎,那么关于输赢的分析就会谬之千里。

顺便说一下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天才少女”。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专生仅仅因为网络的刷屏,电视台的报道就变成了数学天才。大众也好,专家也好,怎么质疑都不管用。数学大赛的组织者已经指出“天才少女”违规了,仍然有很多人不信。她,变成了穷人跨越阶层,翻身得解放的希望所在。

“天才少女”如此,更何况特朗普乎?

附记:关于本节,网友日知 丰灵读后做了归纳:

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 这一结果引发了对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与政治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碎片化信息与政治传播

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信息传播日益碎片化,内容趋于简短、直观、情绪化。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利用这一趋势,提出了诸如“让美国再次伟大”等简洁有力的口号。这些口号虽然缺乏具体的政策细节,但通过反复传播,成功激发了选民的情绪共鸣。

选民行为的变化

在碎片化信息环境中,选民对政策细节和逻辑论证的关注度降低,更倾向于被明确的目标和情绪驱动所吸引。特朗普通过强调社会问题,制造紧迫感,向选民传递出“问题存在,只有我能解决”的信息。这种策略迎合了公众对改变现状的迫切心理,使其在情感上倾向于支持他。

网红效应与政治

特朗普的竞选策略体现了“网红效应”,即通过持续曝光和情绪化内容,吸引公众注意力,建立个人品牌。他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与支持者直接互动,强化个人形象。这种方式使他在面对丑闻和争议时,仍能保持支持率,甚至将负面事件转化为自身“直率”的证据。

质疑与反思

尽管特朗普成功当选,但其政策承诺的可行性和落实情况仍需观察。碎片化信息传播虽然有效,但可能导致选民忽视对政策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在这种环境下,如何确保政治领导人不仅能提出吸引人的口号,更能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政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总而言之,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反映了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对政治的深刻影响。碎片化信息和网红效应在塑造选民行为和政治结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信息便捷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政策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理性评估。

11.网红的“电视剧第三集现象”

我一直想自问自答:文艺有什么用?我想,第一是有客观标准,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从事的。第二是了不起的作品都有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很多优秀的诗词,歌曲,绘画,戏剧和电影,可以说添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

当电影变成了纯粹的赚钱工具并且工业化生产以后,赚钱的影片通常会拍续集,甚至好几个续集。钱赚到了,影迷的需求也满足了,但全社会的艺术鉴赏力却越来越低了。

随着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拖沓的节奏,重复的情节变成了常态。我注意到一个现象,“电视剧第三集现象”:大多数电视剧只要能够让观众看完第三集,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继续看下去。

网红,也有“电视剧第三集现象”。一个人捧不红,加大剂量就可能红了。一个人抹不黑,继续刷屏就黑了。先红后黑的人,投入人力物力也是可以翻红的。

“大炮”的言论是反大众的,被主流社会抵制。网络推手不遗余力地推送,加上伪公知后来的支持,终于让大家被迫接受了。不仅如此,他还变成了“绅士”和“公知”。

王思聪的炫富让人反感,“国民老公”的说法甚至引发众怒。不料,资本绝不放弃,锲而不舍,终于逆流而上了。由于新冠疫情中的只言片语,王思聪变成了“有为青年”而且“三观最正”。一次街头冲突,让年轻人口称“王少打我”。前不久,“女儿”事件又在网上刷屏。

打武术的马保国,大话满满,每战必败。至少有两个视频,几个回合就被打得四脚朝天。这样的马保国也变成了网红,“耗子尾汁”传遍了全网。公众反感,不接受?“连续剧第三集”以后,终于有人说:“以前我看不起马保国,现在道歉,他的智慧和勇气是我没有的。”

2016年,特朗普变成了网红。这时候,“grab...”录音流向了社会。按照惯例,特朗普应该退出竞选。对于传统政治家,不退也得退,退出是挽回面子的唯一办法。特朗普与众不同,不想退出。出人意料的是,共和党领导层也坚决支持特朗普。这说明,美国的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不知道德和尊严为何物了。此事让特朗普对丑闻有了免疫,也加剧了美国的堕落。

从此,西方政治进入了不讲面子的时代。日本的安倍晋三出了问题不辞职,英国的约翰逊和特拉斯也不辞职,结果在内阁成员纷纷辞职的压力下被迫下台。相比之下,是不是老牌的英国要好一些呢?

网红政治人物可以红多久?这样的连续剧还可以演多少集?2016年以后我一直在观察。2022年,由于拜登总统的声望下降,共和党在中期选举掀起了“红潮”。按照惯例,共和党应该大胜。而实际的结果,他们只获得了众议院的控制权。那时我感到网红有一点退潮。今年,我本来想写《美国大选2024,但愿是好的开端:网红效应递减》。

美国大选2024,特朗普确实没有那么夺目了。他的讲演叨叨唠唠,毫无新意,可以看到有人中途退场,集会规模也没有那么大了。我想,由于老网红的影响力,更由于民主党在边境、移民和抑制通货膨胀等诸多问题上的消极表现,人民选择了共和党。另外,拜登-哈里斯政府不去制止以色列的种族屠杀,使得一些民主党活跃人士放弃投票。

再一次当选的特朗普能不能加强网红的影响力,直至成为狄克推多?只能继续观察了。

欣赏烂片,迷恋烂人。没劲的特朗普,更没劲的美国人民。乏味的特朗普连续剧还要演多少集,他的烂片要到哪一部才会被厌弃?美国人民,到底什么时候会感觉乏味,会感觉累了,什么时候长一点出息增加一点鉴赏力?

全世界等着吧。

12.互联网上正在进行反社会和反人类的升级、迭代和比赛

先讲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美国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很大意义上是一个前文明国家。

新世界远离了旧世界的专制,也远离了旧世界的文明。新世界居民的独立自主和小政府除了进取精神之外,还包括了弱肉强食。新世界中的成功,通常是以弱者的痛苦为代价的。特别是新世界的奴隶制度,是抹不掉的罪恶与耻辱。在美国历史上,对工会和左翼力量的压制,对黑人的歧视,对妇女选举权的限制,维持了很长很长时间。

经过美国人民的斗争,经过托马斯·杰佛逊、马丁·路德·金、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等人的努力,美国终于在上个世纪60年代接近了欧洲的文明水平。

对于进步,保守派和一部分人民耿耿于怀,总想把美国拉回到旧时代。特朗普的崛起,说明了在美国敌视文明的人远远多于其他国家。

正如李敖说韩寒那样:没文化,走不远。

第二个观点。苏联解体以后,资本主义没有了天敌。这就导致了妄自尊大,金钱至上,是严重的倒退。

有这两个前提,美国、中国和世界发生的事情就不难理解了。

先说说中国。

中国的伪公知片面地理解了资本主义。他们宣扬自私合理论,金钱至上,宣扬潜规则和血酬定律,他们最后的结论就是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必须让资本家为所欲为。

在网上,资本和媒体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经济运动。“为富人说话”,炒房,“今天不买,就永远买不起了”,宣称人民币会变成日元和津巴布韦元,996,等等。

这些已经超出了利益的需要,是纯粹的坏。

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热衷于反传统,从反体制和反传统走向反社会。自改革以来,反道德运动从来没有停止过。易中天的“真小人和伪君子论”,让小人们欣喜若狂。正如学者秋风所说,中国社会弥漫着“反道德的道德优越感”。有两句毒性很大的话,“有人高举道德大棒,站在道德制高点”和“道德绑架”。

无良学者,专业和业余的,在不断推动对恶的崇拜。秦始皇好还不够,隋炀帝也好。各种论述和反转,一言以蔽之:凡是坏蛋都是好人,凡是好人都是阴险的伪君子。说白了,就是坏蛋因为恶所以好。

不止一个人说:“凡是对员工好的老板都倒了。”

在短视频,反社会升级为反人类。在抖音,大量的视频宣扬恨父母和断亲,宣扬勾心斗角和各种阴损坏。不仅如此,还教唆孩子怎么争吵,不要同情别人,要学《韩非子》。网红突破底线的游戏是无止境的,最近是不断渲染和鼓励自杀。下一步,是不是煽动杀人了?

上层的下流化导致社会的下流化,社会的下流化又反过来推动上层的下流化。各种污言秽语充斥网络,什么“道德婊”,“绿茶婊”,“心机婊”,还有“白嫖”等等。

以往,人们认为一部分知识分子歪曲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现在看,他们出于本性,对资本主义的弊端心领神会。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先驱者,最早引领了资本主义的堕落。

特朗普的各种雷人雷语,中国人早就说过了。川普病,“张口就来,死不认错”,中国的学者早就有了。特朗普好不容易得到的吹牛权,中国的网红早就争取到了。马云,也先于马斯克成为网红。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知识分子像现在这样毁灭文明。互联网上,正在进行反社会和反人类的升级、迭代和比赛。

13.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特朗普

由于有亲友在美国,我用“我们”这个字眼。

特朗普极为危险。在大选的最后阶段,共和党的纽约集会就像纳粹的火炬游行。发言者肆意散布歧视和仇恨,有人甚至扬言动用军队镇压反对者。

也是在这时,众多社会名流和政治人物出来反对特朗普。在政治人物中间,有共和党人物,还有前特朗普政府的官员。

特朗普加马斯克,资本家直接掌握权力了。特别是马斯克,让人想起《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最近,美国就有人说马斯克是“科技专制”。

美国人民选择了特朗普,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不能为反对而反对,边界问题,移民问题,治安问题,让共和党解决去吧。对马斯克的效率委员会,我们静静地看着能够有什么结果。

我们不要做黑粉。不要猜测特朗普和马斯克有了什么裂痕,特朗普又有什么离谱了。要做好自己,正面宣传自己的主张,做好能够做的事情。

我们失败了。从此,我们要面对种种软弱,背叛,犬儒主义。不要愤世嫉俗,把要做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区分开来,我们要快乐。

我们必须利用美国现有的制度,时时刻刻警惕特朗普变成狄克推多,坚决反对一切颠覆美国民主的言行。

我们应该关切人民的关切,与人民在一起,争取中期选举的胜利。

美国的学者,应该研究“网红与政治”这个课题了。

14.结论:网红政治了应该终结了

美国人深陷网红政治,就像一些人深陷传销骗局和网络诈骗。走出泥潭,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旧世界比新世界有更深的文化底蕴。除了菲律宾和阿根廷,还没有出现网红政治。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是保住自己。我们的社会必须建立新的观念和规范,认识到网络刷屏和网红的危害,在上层社会限制类似网红的活动。

我注意到,中国在上层社会的下流化的同时,大众的文明程度实际上在提高。要珍惜大众的善良,实现礼失而求诸野。

我们的社会,绝不可以讥讽从事诚实劳动的人,绝不可以纵容歪风邪气和坑蒙拐骗,绝不能让那些危害社会的小丑继续招摇撞骗,绝不能允许网络上充斥反社会和反人类的内容。

我们的文明面临崩溃,我们要保卫。中国的知识分子,要像古代儒生那样保卫文明,文明破败之后恢复文明。

网红政治了应该终结了。

最后,面对美国和世界,我要重复2020年的话:新世界抛弃了文明,旧世界继续前行!

2024.11.14.

参考资料

1.论尼尔_波兹曼的媒介批评思想 - 道客巴巴

https://www.doc88.com/p-54359550953168.html

2.知识点分析:一文讲清尼尔·波兹曼与媒介批评三部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NDIyODc4Nw==&mid=2247502460&idx=1&sn=4a2244fbf0d9c3fcc0a75fea544fe48d&chksm=c088b0a0f7ff39b61feb08bdb372d6f6a02e5c803bc9c5040e58e1ba2b81eaef8b7e0dbf42aa&scene=27

3.尼尔·波兹曼_百度百科,也是图片出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BC%E5%B0%94%C2%B7%E6%B3%A2%E5%85%B9%E6%9B%BC/10369934?fr=ge_ala#4

4.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 - 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456bec61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c.html?_wkts_=1731482047583&bdQuery=%E3%80%8A%E6%9C%89%E4%BA%9B%E4%BA%BA%2C%E8%AF%9D%E7%B3%99%E7%90%86%E4%B8%8D%E7%B3%99%3B%E6%9C%89%E4%BA%9B%E4%BA%BA%2C%E8%AF%9D%E4%B8%8D%E7%B3%99%E4%BA%BA%E7%B3%99%E3%80%8B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bm/2024-11-21/9115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4-11-21 关键字:北美  小小寰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