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200万民众展开“世纪大罢工” 2/3学校停课
英国200万民众展开“世纪大罢工” 2/3学校停课
中新网12月1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英国11月30日爆发32年来最大规模公营部门大罢工,以抗议政府的养老金改革计划。英国工会方面估计全国共有超过200万人参与此次24小时罢工行动,并举行超过1000场游行示威。
此次罢工由全英教师工会、公共和商业服务工会等20多个工会联合组织,参与者包括教师、政府工作人员、警察、边检人员、法院人员、机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等。全英各地学校、医院、政府机构、入境边检等公营部门的服务停滞或受严重影响。
今年,英国政府的养老金改革计划要求将公务员退休年龄延长至66岁、增加员工每月缴纳养老金的额度以及降低最终养老金的支付水准等。英国工会称这一改革计划让公务员陷入“付出更多、工作更久但获得更少”的尴尬境地。
交通系统影响不大
由于英国边境局1万多名工作人员将参加罢工,因此伦敦希思罗机场等地可能将遭受严重影响。为此英国机场管理局警告说,乘客当天可能面临长达12小时的航班延误,办理出入境手续也将出现排“长龙”现象。
不过,希斯罗机场并未如官方预计一样出现混乱,英国航空发言人称秩序正常,约三分之二边境人员执勤;机场管理公司BAA称,由美国、亚洲及欧洲飞抵的航班大部分未受影响,未见过分挤塞。另有旅客称机场较平日畅顺,还有免费水果及食品饮用水供应。
欧洲之星公司也报告说,到目前为止,一切正常,列车没有延误与取消现象。英格兰南部的数家机场也报告运转正常。只有泰恩威尔郡的主要公路上出现了拥堵现象。
英国三分之二学校停课
此次大罢工造成英格兰76%的公立学校关闭,13%的公立学校部分开放;苏格兰只有30所公立学校开放;威尔士80%的公立学校关闭;北爱尔兰也是超过一半公立学校关闭。
英国政府初步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校受到影响。教育部称,英格兰2.17万所公办学校的60%被关闭,另有13%部分关闭。所有教育工会的中小学班主任、教师、教室助理都有参加罢工活动。
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建议家长可带孩子上班,而他自己5岁的儿子也托朋友照顾。也有家长在罢工当天休息在家陪伴孩子。
医疗服务几近停滞
目前,整个英国的医院中,总共有6万项非急迫性手术、身体检查等被推迟,成千上万的看医生的预约也被取消。但急诊和紧急手术预计将正常进行。另外,77%工作人员正处理999报警电话,58%一线员工在出勤。
英国卫生大臣兰斯利说,罢工这天取消的预约将安排在18周以内的另一次预约。伦敦救护车服务表示,目前只能应付“有生命危险的紧急服务”。
首相谴责大罢工“徒劳无功”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谴责罢工导致学校被迫停课、医院服务取消,称罢工“没有意义”,只会削弱国家经济及可能导致职位流失。他呼吁工会重返谈判桌。政府表示,罢工将带来5亿英镑的经济损失。
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天在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他认为政府部门已经就养老金改革向公营部门员工提出了非常合理、公平的建议。他说,他不想看到任何罢工,不想看到学校关闭,不想看到边检出现问题,但政府必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
首相卡梅伦向国会称,他对工会在谈判期间罢工感到愤怒,称罢工“徒劳无功”。
但有英国媒体分析称,虽然英国公共部门200万人参与罢工,但参加罢工的公务员不到三分之一;全国930个就业中心只关闭了16个,法院只关闭了9个;航空与海运基本正常,希斯罗机场虽受到较大干扰,但旅客称边境控制比过去要好。因此大罢工是场“失败的罢工”。
2011年11月30日,英国利物浦,工会成员在利物浦通往Birkenhead的隧道入口处举行罢工,该隧道当天停止运营。(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CFP)【高清组图】 |
BBC主播称罢工者该被枪杀 言论犯众怒公司道歉
中新网12月1日电 据外电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主播克拉克森11月30日在节目中谈到英国大罢工时表示,参加罢工的公共部门员工应该当着其亲人的面被枪杀。这一言论触犯众怒,引来批评,英国广播公司被迫在当天道歉。
英国广播公司表示,克拉克森的表态只是想营造喜剧效果的一次“弄巧成拙”的尝试。
11月30日,英国爆发32年来最大规模的公营部门大罢工,以抗议政府的养老金改革计划。英国工会方面称全国共有超过200万人参与此次24小时的罢工行动,同时有约一千人在英国各地游行示威。
据悉,在被问及对罢工者持和何种态度时,克拉克森曾说,“我希望他们全部被枪杀。我希望将他们带到户外,当着他们亲人的面将他们处死。”他还说解释称,“他们怎么能在享受着如此高额的养老金的同时还举行罢工。我们其他人可是在拼命工作养家糊口。”
克拉克森的言论随后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脱口秀主持人摩根用“推特”发到了网上,并予以抨击。他写到,“克拉克森的意思很明确:那些低工资、超负荷工作的护士们应该在亲人面前被处死。”
报道指,这已不是克拉克森首次因发表不当言论引起争议。此前他还曾对英国前首相布朗出言不逊。布朗年轻时曾在橄榄球比赛中眼睛受伤,克拉克森称布朗是“一只眼的苏格兰蠢货”。
环球时报社评:英国大罢工带来不改革的教训
据称有200万人昨天在英国全境罢工示威,如果这个数字是可信的,这是英国、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示威运动之一。它带来对西方的再审视是必然的。
发生于今年8月的破坏性骚乱曾经激怒英国精英层,从议会到英国媒体对骚乱者的谴责十分严厉,然而昨天的大规模示威告诉世人,8月份人们听到的那些谴责并不代表英国社会弥合分歧的能力,团结在离这个国家越来越远。利益和思想的分裂已是英国的现实。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榜样级”老牌国家,但对于经济不振、福利至上主义以及公平等问题,英国看上去已无力从制度层面解决它们。冷战获胜的红利已被西方用尽,对第三世界国家资源和市场的不平等攫取也走到了头,英国现在只能更多从内部开掘国民福利的源头。但这恰恰是最难做的。
冷战后,西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金融创新都达到历史最高峰。通过它们创造财富既很“高端”,又对西方相对容易,但它们同时制造了更严重的财富集中,把即使西方内部的受益面也缩小了。利润微薄但造福大众的制造业流失了出去,高福利的西方国家逐渐变得“不会劳动”了。
西方需要更多的知识产权输出,更多的金融创新,甚至需要重新拥有殖民地宗主国的权力来救驾,但西方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强行安排这一切,英国尤其做不到。
街头泄愤不会管用,换政府也破不了当前的困局。英国人需要放低对未来的预期,接受欧洲的生活水平从高出世界一大截的位置逐渐往下走。但他们不会认为这是真的。
美国及整个西方仍保持很大的军事投入,仍在谈论如何遏制中国崛起,仍在向全世界输出西方政治模式。支配这些行为的潜意识是,西方仍认为政治和军事是保障他们未来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法器,他们不肯踏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做事。
我们用不着为英国面对混乱的束手无策而幸灾乐祸。中国的问题比英国的一点也不少。我们需要从英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中,汲取我们该汲取的教训。
没有一种制度是完美并且一劳永逸的。其实当年苏联的制度也曾很不错,要不然它怎么会突然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并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苏联很长一段时间固步自封,直到后来乱了阵脚。英美等西方国家今天的一些困难,未必不是长期积累问题而不做改革的结果。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对民主制度的自信就像母亲看自己的孩子那样,处处都是好的。它们对新兴国家快速发展的解释完全是漫画式的。中国战国时期还曾出过“胡服骑射”的统治者,这样的思路在今天的西方差不多属于“疯了”。
正在发展的中国要反过来自我审视,我们是否也在积累问题,并逐渐形成得过且过的改革惰性。从苏联到西方再到我们自己的历史和今天,都在叙说“改革一刻也不能停”的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改革“快一点”和“慢一点”的两种风险,我们往往总是更担心前者。
不改革不行,乱改革也不行,拆解这个难题没有统一的公式。昨天的英国罢工再次告诉我们,或者我们迎着风险走,或者我们被它追在屁股后头。原地踏步的“原地”只是一种想象。▲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oz/2013-05-01/3087.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