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欧洲

打印

欧盟如何制裁俄罗斯——俄罗斯的视角

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在2014年开始恶化,具体表现为欧盟在美国的压力下,对俄罗斯采取了相关制裁措施,而俄罗斯则采取了反制裁措施。这使得双方多年来在经济、科技以及其他领域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遭到了沉重打击。对于这一结果,欧盟给出的结论是乌克兰危机所引发的(通常认为乌克兰危机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所导致),但俄罗斯的结论则与欧盟大相径庭。

  从苏联解体到乌克兰危机的历史渊源

  数百年来,尽管沙皇政府多次试图把乌克兰人变成俄罗斯人,但乌克兰人民捍卫了自己的民族身份。1876年5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厄姆斯法令”,禁止在国内出版乌克兰书籍;禁止境外出版的乌克兰书籍流入境内;禁止剧院上演乌克兰语剧目;禁止演唱乌克兰歌曲;在俄文著述中不得使用“乌克兰”一词,用“小俄罗斯”取而代之等。直到1905年该法令才被废止。然而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政府采取了和沙皇时代相反的做法,那就是竭力把俄罗斯人变成乌克兰人。无论是沙皇还是当今的乌克兰,都执行了错误的民族政策。这是导致2014年乌克兰国内严重冲突的因素之一。

  目前正在经历的乌克兰危机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克里米亚退出乌克兰并自愿回归俄罗斯、南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爆发国内战争等事实,欧盟的心态值得深思。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不会落入北约的势力范围,当然不会受到西方的欢迎,然而却实现了俄罗斯人和克里米亚居民的多年愿望。在极短(数以天计)的时间里,克里米亚归并俄罗斯的3个最复杂的问题便得到解决——克里米亚宣布独立、克里米亚退出乌克兰和加入俄罗斯。

  需要指出的是,正如俄罗斯专家向克里米亚居民不公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所表明的那样:克里米亚居民毫不动摇地想回归俄罗斯。使西方感到猝不及防并沮丧的是,在没有军事行动、没有居民抗议游行的情况下,有97%的居民投票主张回归俄罗斯。由此引人联想的还有科索沃问题,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而独立,十几年来的军事行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至今一直是悬而未决。而克里米亚问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得到顺利解决则开创了历史先河,它至少可以作为世界政治行动的一大案例而载入历史。

  欧洲一些专家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民主在短期内是软弱、孤独和呆滞的,但在未来一定会取得胜利,果真如此吗?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普京总统2014年4月21日签署命令,宣布恢复克里米亚鞑靼族、亚美尼亚族、德意志族、希腊族、保加利亚族等曾在斯大林清洗中遭受迫害的民族的名誉,支持他们复兴和发展,这些命令正在促进克里米亚局势的健康发展……

  苏联解体后的事实表明,苏联解体的“程度过大”,也就是说,可能并不需要如此彻底的解体。这一结论看上去有点奇怪,不过,以下论据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第一,一些已经成为独立国家的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居民始终怀念过去的祖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许多地区,有怀旧情绪的人口比例相当高。第二,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起义者是苏联全面解体的牺牲品,他们之所以拿起武器战斗,目的是要回到俄罗斯。他们力图纠正一个地缘政治上的错误,那就是当时不应该把他们的家园划入乌克兰。基于这种事实,不是俄罗斯在主张收回失地,而是从俄罗斯土地上割裂出去的地区要求回归本土。

  然而,欧盟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却竭力维持原状,如保持居民以前的国籍不变等,并以这些奇特的方式成为苏联遗迹的保持者和人民表达意愿道路上的绊脚石,且对不同意其做法的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试问,两相比较,人们会有哪些思考?

  另外,俄罗斯取代苏联之后,对国内各民族提出的愿望做出了正面回应。当时人们经常使用“主权大游行”这一概念,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许多问题都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得到了解决,包括车臣问题。

  治理多民族国家要比治理单一民族国家难得多。我们已经目睹了苏联解体的实例。然而许多人并未从中吸取教训,也没有探索其中的原因。目前,另一个例子——乌克兰问题又出现在我们眼前。今天的乌克兰,两大基本原则——民族自决权(包括民族分离权)与国家的完整(或者换一种说法是国家疆界不可改变)正在相互碰撞。现在还很难预测哪一个将会获得胜利。

  制裁或迫使俄罗斯将目光转向东方

  经验告诉我们,制裁的结果并不总是单一的。当然,如果被制裁的是一个小国,那么制裁将给它带来惨痛后果;对其他国家来说,造成的结果也将是复杂的。当年拿破仑对英国实行的“大陆封锁”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反而促进了英国国内生产大发展。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适得其反的现象。比如,众所周知,德国在传统上一直是出口远远大于进口,从贸易伙伴那里获取颇多利益。这些德国的贸易伙伴为了限制德国对外经济扩张,建议德国把资源用于开拓国内市场,也就是对德国的出口进行一种“善意”的惩罚性制裁。然而,2013年,德国的贸易顺差额占到GDP的7.2%。德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竞争力的部分原因是,德国抑制工资上涨,以及德国施罗德政府在2003年时进行的改革发挥了余力,且退出了名为“2010年议程”的长期结构性改革计划,由此重塑了德国经济的竞争力。德国坚持从自身利益出发,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可以控制经济局面。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那就是不可忽视“飞去来器效应”(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即“飞镖效应”,好比把飞镖向一个方向投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同理,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将迫使俄罗斯对自己的政策进行调整,加强对发展国内经济的关注力度。在俄罗斯,各生产部门、社会基础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和潜力。

  比如,受到美国制裁的俄罗斯银行对制裁的回应是,把业务完全转向国内市场,并且完全使用卢布进行结算。另外,制裁促使俄罗斯政府决定在国防工业综合体内解决替代进口的问题,以便在重新装备部队舰队时,不再去依赖其他国家。

  我们应该意识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世界切断往来,单独去应对所有事情。但是,如果过分地去夸大全球化的作用,也会给个别国家的主权和相关政策带来不良影响。对俄罗斯来说,特别重要的是,不能过高估计全球化的作用,也不能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去建立不必要的国外依赖。

  这里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在那些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国家里,企业是最先和最多遭到损害的实体。这些企业在表示反对政府制裁俄罗斯的同时,却不得不去服从政府的决定。因为,在任何国家,与政府争辩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工商企业违反政府有关制裁俄罗斯的决定,可能遇到大麻烦,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然而,企业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行道,企业界也自然会反问政府,你们实行的政策是正确的吗?这些政策将使多年来所取得的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成果付诸东流。相应地,这自然会使企业家们产生另一种想法:是否应该更换一些官员或者执政党呢?

  在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背景下,俄罗斯也在寻找新的出路,比如,把目光转向东方。这意味着俄罗斯对欧洲地缘优势的削减,而且欧洲很快便将会感受到这一削弱所造成的后果。俄罗斯将把政策优先制定方向和自然资源出口方向大幅度地转向远离欧洲的东方。

  在俄罗斯向东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则是普京2014年对中国的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51项合作协议,涉及各个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签订了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合同,该合同的有效期长达30年,总造价高达4000亿美元,合同规定俄方每年向中方输出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双方还商定将建设西部线对华输出俄罗斯天然气的管道等,其技术指标和造价也都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苏联解体了,历史并没有终结。乌克兰事件使世界重回冷战的底限。欧盟尽管有许多内部问题,但在解决国际冲突,特别是在解决欧洲发生的冲突上,所表现出的态度并不是“睦邻友好”。不管从局部来看还是从长远来看,欧盟的思维和心态都值得俄罗斯和欧盟国家认真地深思。

  (作者系俄罗斯科学院通信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毛中秋/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oz/2014-12-10/2919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12-10 关键字:欧洲  小小环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