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新著: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全球视野中的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上卷)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
2008年2月第1版 山东人民出版社
全书约53万字,定价:48元
购书电话:010-62760856
目录:
自序: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
第一章 导论:大国崛起的逻辑与中国国家战略能力的塑造
第一节 大国崛起的逻辑
一、大国崛起的逻辑起点
二、大国崛起的辩证法
三、中国道路的独特性
第二节 国家战略能力与世界和平
一、世界充满战争风险
二、国家战略能力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三、提高国家战略能力关乎世界和平
第二章 大西洋两岸地缘政治力量的消长规律及其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第一节 欧洲崛起、欧洲霸权及其否定因素的形成
一、国家间财富大规模转移本质是依托暴力实现的政治过程
二、先天破碎的欧洲大陆为英国崛起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三、美国是法国拿破仑煅造出的英国世界霸权的“掘墓人”
四、拿破仑失败后,英俄矛盾成为贯穿19世纪欧洲政治的主线
五、对英国霸权产生基础性动摇的力量在北美大陆形成,并在关键时刻得到俄国的支持
六、简短的小结
第二节 美国在欧洲重压下强力崛起
一、美国独立并没有使欧洲放弃对美国的军事围剿
二、美国本土在经受欧洲国家的军事围剿的同时,其国民精神也经历着欧洲的文化打压
第三节 美国利用“欧洲的灾难”走向世界霸权
一、“欧洲的灾难”,就是“美国的机会”
二、从反霸到争霸:美国要求与欧洲平分天下
第四节 规律与启示
一、占据大陆主体地缘政治板块的国家,是有能力长期传承世界文明并在世界政治实践中发挥重大稳定作用的国家
二、地理接近的国家之间外向拓展的矢量夹角越大,则地区合力越小
三、重大的外交政策至少要与一个大国形成战略默契,但不保持持久的铁盟关系
四、重大外交突破的前提,是不能与两个大国同时作对,更不能在世界强国之间四面出击
五、“外交就是管理国际商务”
第三章 太平洋两岸大国地缘政治力量消长规律与中国外交选择
第一节 太平洋两岸地区地缘政治结构特征——与欧洲比较
一、欧洲和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结构特征比较
二、地缘政治力量评估的合力原则
三、北美洲与亚洲地缘政治结构特征比较
四、亚太地缘政治结构中的支柱国家及准支柱国家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日本地缘政治战略:底线和极限
一、日本地缘政治特征及由此决定的近代扩张路径
二、日本的悲剧命运与“明治大帝之遗策”
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与日本问题
第三节 美国东亚地缘战略:底线和极限
一、初入东亚:以英法俄为对手,纵容日本“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美国东亚外交的第一个时期
二、借力打力:以日本为对手,联合中国和俄国——美国东亚外交的第二个时期
三、不打不相识:力所不及的对华遏制全面失败——美国东亚外交的第三个时期
四、启示和结论
第四节 大国博弈中的“台湾问题”:底线和极限
一、“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
二、 台湾回归中国是亚太和平发展的需要
三、 一开始就混合着冷战与尼克松主义的美国对台政策
四、美国对华强硬政策高峰期的台湾政策的底线和极限
五、炮击金门:结果、经验、意义
六、 六十年代中、苏、美三国博弈及其结果;台美关系渐行渐远
七、 基本结论
八、预测:“尼克松主义”将再现美国外交
九、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余论一
世界历史中的强国之路与中国选择——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座
余论二
“我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劳动者”——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余论三
谈谈学术与政治的和谐与宽容
张文木,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 《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本书将分三卷本完成,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地缘政治三大支点即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特征及其差异;以及基于这种差异的世界主要国家力量彼此作用可达到的极限和底线。在前两项研究基础上,描述出中国未来崛起的可为空间和不可为空间。本卷主要研究的是大西洋、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特征及其中主要国家的博弈规律。台海统一问题是本卷研究的重点。后两卷将研究: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特征及其介入,尤其是强力介入世界事务能力的底线与极限;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特征及此间的大国博弈规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实现祖国统一为核心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1427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