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新华网:谁来养活美国?

新闻观察:谁来养活美国?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  题:谁来养活美国?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章利新

    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如今正在迫切地面临着与它曾抛给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那个著名问题类似的问题――“谁来养活美国?”

    耸人听闻吗?答案是“不,一点也不”。因为,这个疑问句的宾语已从10多年前的中国换成了当今的美国,那个“全球最富国”;问题的缘起也从“粮食供给”换成了“资本供给”和“秩序供给”。

    美国引发的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正在残酷地冲击着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与之隔绝、不受其影响的地区。为了摆脱危机、重振经济,美国已经推出和准备推出一系列规模庞大的“救市计划”。

    美国国会上个月批准了奥巴马政府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引发世人高度关注。然而,这只是美国“救市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美国媒体披露,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已经出台和准备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金融稳定计划等一系列“救市计划”的总规模已高达8.5万亿美元之巨,约相当于美国GDP的60%。

    继去年创下459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财政赤字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预计今年的联邦赤字将增至1.7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12.3%,远远超过3%的世界公认警戒线,为二战以来最高比例。另外,奥巴马预计明年和后年的联邦赤字平均为1万亿美元。

    不过,大多数美国专家认为奥巴马的有关预计过于乐观了,几乎可以肯定,实际的赤字规模还要更大,因为奥巴马的预计未包括或有的负债。

    谁来为美国政府天文数字的财政亏空提供资金支持?

    据美国财政部估计,美国政府今年将新发行2.56万亿美元国债,明年则将至少发行1.14万亿美元国债。截至去年年底,美国国债余额已高达10.7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政府和投资者持有的国债余额达2.862万亿美元,占国债发行余额的约29%,使美国国债的海外依存度比8年前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

    “全世界没有能力帮助买下新增发的美国国债了。”知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于祖尧说。

    像美国一样,世界上手握较多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和地区,也正在以宝贵的资金资源作后盾,竭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其自身造成的恶劣影响,急迫地加固其金融系统,制定刺激计划,复苏其实体经济。

    目前,全球的新兴国家由于贸易顺差持有总额达5.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们已多用于购买了美国国债。

    由于世界贸易的严重衰退,贸易顺差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盈余也正在严重下滑,这使其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大大放缓,甚至有的出现了负增长。据世贸组织本周一发布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下滑9%甚至更多。

    以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为例,从去年11月份开始,其出口开始连续出现同比负增长。而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它的实际使用外资额也连续同比负增长。据悉,中国今年1至2月份的外汇储备余额可能减少了300亿美元以上。截至去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约1.95万亿美元。

    不过,中国社科院的经济学家杨斌表示,美国通过滥发国债还是尽可能地在诱使分散于世界各地的资金日益向美国集中,这使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受到了资本严重匮乏的威胁。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这些资本的流入。

    据美国的国际金融学会估计,投资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私人资本从2007年的约9300亿美元锐减至2008年的4660亿美元,今年将进一步骤降至1650亿美元。

     美国引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正在加重世界的贫困现象。据联合国估计,2009年经济增长下滑将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3.9亿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口损失180亿美元,平均每人46美元,占非洲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的20%,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所遭受的损失。世界上48个低收入国家中有43个缺乏提供有利于穷人的财政刺激能力。

    另外,还有更令人担忧的图景:洪水般泛滥的美国国债发行,天量扩大的财政赤字,严重超经济发行美元纸币,也正在使恶性通胀和美元贬值一步步地成为现实,使本已陷入低迷的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

    于祖尧说:“巨大的“美国国债泡沫”不仅严重削弱了投资者新增购买需求,而且还使持有美元资产的外国投资者处于财富严重缩水的危险境地。”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今年1月底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比上月回落47亿美元,为2007年3月以来首次外国减持美国国债。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速度也有所放缓,1月比上月增持了122亿美元,增幅为去年下半年以来最低。

    美国还出现了资本外流迹象。当月外国净卖出430亿美元长期债券,降幅创2007年8月以来最大,而去年12月还净流入347亿美元。

    外国政府和投资者购买的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都出现下滑,如果加上短期债券,美国出现了1489亿美元的资本逆差。而2008年全年,美国资本项目顺差达6099亿美元。

    另据雷曼兄弟国债指数预计,美国政府债券的回报率2009年将回落2.69%。

    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近7400亿美元,占美国外债余额的约7%。如果加上持有的机构债券和股权投资,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约达1.2万亿美元。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13日表示,他确实担心这些资产的安全,并要求美国保持信用,信守承诺,保证中国资产的安全。

    然而,美联储上周三却兑现了其主席伯南克发出的“坐着直升机撒钱”——直接印刷钞票的威胁。它宣布,将在今后6个月内购进最多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进一步购入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相关证券和1000亿美元房贷公司债券。这是美联储二战后首次买入政府的长期国债。


    美联储随后还发表声明说,在确认美国经济尚未走出谷底后,美联储决定动用“一切可用手段”促使经济复苏。

    美联储此举令美元兑主要货币全线暴跌。美元指数当天2小时内下挫2.4%,是自1985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联储的印钞机实际承担着美国8.5万亿美元救市资金的约三分之二,即5.5万亿美元。而美联储开动机器印制钞票是无需经过国会批准的。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利率已近乎为零,美联储似乎仅剩下“更多地印钱”这一条路。

    “美国确实能够偿还债权国到期的应有数额的美元债务,但是,那时的一捆捆美钞的真实价值到底有多少呢?”杨斌说。

    为了打消外界的顾虑,表明美国不是挥霍无度的。奥巴马计划到2013年度,将美国预算赤字削减一半至5330亿美元。然而,这是基于对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乐观预测之上的。

    “人们有理由发出疑问:这能有多大的把握?”杨斌说。

    而从更长一些的时期来看,在未来的10年里,美国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结构性问题将开始使联邦政府的赤字剧增。有美国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此时的美国经济处于哪个周期的哪个阶段,赤字剧增的状况都无法避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本周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他指出,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当前,约三分之二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计价结算集中于美元。

    于祖尧指出,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但它的根源却在于美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病症,在于导致美国长期持续积累下来的高达数十万亿美元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个人信用赤字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这绝不仅仅是要加强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才能避免类似的严重危机再次发生。”他说。

    货币本应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以华尔街为代表,在实体经济之外,却形成了一个与之并存的虚拟的货币经济。美国金融资产的市值高达四五十万亿美元。而放纵的资本贪欲竟使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规模高达600多万亿美元,是美国2007年GDP的约50倍。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资金中有97.5%是投机资本,实体经济所需的货币量仅占2.5%。

    长期以来,美国利用和操控它的美元世界储备货币地位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等工具,推行它的经济霸权,使世界对美国经济形成依赖。

    美国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美元的开发援助,后者最终要偿还前者3.5美元,这实际上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在向美国提供援助;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贸易逆差已持续20多年,但却保持了20多年的投资收益顺差和净流入。这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恶性反映之一。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必须要下决心改变它了。”杨斌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16110.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2 关键字:金融危机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