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会议检讨
哥本哈根会议检讨
作者:王湘穗
这是我在《战略与管理》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格局”会议上的发言。
根据参会者回来的介绍,各种媒体对会议公开报道和评论,对哥本哈根会议进行检讨,不谈过五关斩六将的业绩,主要是谈教训。
刚才听一位学者讲的一段话特别有意思,就是美国原来研究传统安全的人,都开始转行了,他们去年研究金融问题,今年又开始研究气候。我觉得,美国这些学者研究的特点是跟着问题走。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也要跟着重大问题走,如果你不跟着问题走,就没有办法适应变化的形势。对哥本哈根会议,我有几点初步的看法。
第一,我们对这次会议的“高政治”性质估计得不准确,或者是估计不足。原来在国际关系领域,主要讨论“高级政治”问题,都是核武器、军事安全这些问题。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家领导开始谈论经济、金融、货币等问题。而现在是谈气象问题。这是一个相对新的话题。我觉得气象问题像个“空筐”,几乎可以装下世界上一大半的问题,就是各国经济发展模式、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走向,这关系到大国格局的问题。可是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变化。我们虽然从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比较偏于技术,也算了经济帐,但对政治准备不足。这次是119个国家领导人都去了,出现了若干年来最复杂局面。我们原以为哥本哈根会议是人类理性的和平大会,没想到会议会是一个体现丛林法则的会议。就象与会人员回来讲的那样,中国的承诺一宣布,感到美欧都向狼一样扑上来撕咬,希望能够多咬一块下来。没有我们估计的什么鲜花与掌声,就是在你让步的基础上继续“切香肠”,我们对此估计不足,也准备不足。
第二,我们把会议可能达到的目标定高了。我们高调地出席会议,希望要占领道德高地,不仅不当“坏孩子”,甚至是想当“好榜样”。一上来就无附加条件的承诺减排40%。以为会赢得很多掌声,甚至是表扬,实际上把自己手足给束缚住了,难以与西方国家讨价还价了。我们想务虚名,却招了实祸。人家把这次会议当作决定国家和世界未来命运的重大战役来打,把守住底线作为基本目标寸步不让,我们的目标一高,就难以守住,这是一个失误。
第三,我们对于美国的诚意和奥巴马的手腕估计错误。以为中美通过多次商议,有基本共识。以为把美国搞定了,其他问题都解决了。没有想到奥巴马耍政客手腕,利用不互相攻击彼此立场默契的模糊地带,重点指责中国阻挠核查。就把我们弄得很被动。我们对美国在多边外交的战略与策略估计有误,对美国政客的手腕估计不足,这个教训必须汲取,不然以后还会吃亏。
第四,我觉得最后的五国宣言坐实了美中操纵会议的指责。由于我们没有守住自己的一些防线,像双轨的问题,人均排放的问题,像军队打仗一样,重要阵地被人家占了,你的防线就很难守了。现在从双轨往单轨退,你还怎么守?只要陷入西方的语境,我们就没有道德高地可言。最后还希望有个成果,五国宣言一宣布,欧洲人就说是美中操纵。
我觉得还是要回到基本前提,要问问究竟是不是气候出问题了?欧洲下这么大雪,把火车都封在英吉利海峡隧道里了;还有就是气象学家数据造假,为什么不去讲那个事,气候变暖是不是成立?是一个周期性现象?还是什么?我们需要重新组织攻防。如果确定是气候变暖,再确定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本会提高多少,有没有可行性?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孰轻孰重?等等。要有大量数据支撑。
总之,气候问题太重要了,不能仅仅交给气象专家。
要政治家——国家领导人牵头,组织战略家、国际关系专家、经济专家、各种科学家、传媒专家一起研究。要有宏观分析,更要算细账,打仗要“庙算在先”。人家举全国之力,积数十年功夫,我们功课没有做好,显然准备不足。
打了败仗要承认,知耻者勇。我们还要再战,毕竟关系未来中国发展道路怎么走的重大问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1623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