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穗:美国为什么要炒作人民币汇率?
美国为什么要炒作人民币汇率?
作者:王湘穗
这几年,美国人对所谓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问题,几乎是年年炒、月月炒,天天炒。这让许多的中国人想不明白。首先是因为“操纵汇率”的概念本身就有问题。如今各国政府的财政措施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本国的汇率,就像美国目前无节制的财政赤字和低利率政策都会导致汇率的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很清楚地表达了上述的看法。其次,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边贸易的失衡。指责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上升、失业率增加是为不健康的美国经济模式产生的问题寻找替罪羊。第三,压迫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的问题。因为不论是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产品失去竞争力进入不了美国市场,还是美国实行惩罚性关税导致中国产品退出美国市场,都解决不了美国需要进口低端制成品的现实。只不过是把“中国鞋”、“中国衬衫”变成“越南鞋”或“墨西哥衬衫”罢了。第四,压迫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好处不大。
可汇率问题对中国而言就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因为人民币升值,将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出口市场的减少,这也就连带地出现失业的增加。这对于正在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中国经济来说当然是沉重打击。更何况,在外国压力下调整本国货币汇率,意味着将货币主权拱手让人。在目前全球货币体系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下,汇率的浮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变动的主导权控制在谁的手里。广场协议后日本“金融战败”的经历令中国警惕,这就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决不在外力下升值的原因。此外,中国人30年胼手胝足积累下来的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大幅缩水。
问题是,美国人为什么要把对他们益处不大,对中国却性命攸关汇率问题来来回回翻炒呢?
这是因为美国有求于中国。对今天的美国来说,它最重要的产品是美元,维持美元体系的运转是美国最大的经济利益所在。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元体系信誉大损,目前是靠国际资本的避险需求在勉力支撑。要支撑下去并想转危为安,除了要打击欧元区经济,防止欧元吸引力超过美元外,还需要太平洋地区国家特别是中国贸易盈余——净储蓄的持续流入。这对美国才是性命攸关的事。
既然是有求于中国,为何有话不好好说,反要敲打中国呢?这里当然有不愿意让人知道的秘密。按照常规,世界贸易本身就是国家间的产品交换——彼此互通有无,或者按照“比较优势”的理论交换自己的优势产品。中国人多、生活水平低,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可以拿高技术产品或高技术本身来与中国进行交换——一架飞机可以换8亿件衬衫啊。这也可以求得贸易平衡。可美国偏偏设置了歧视性的技术出口壁垒,除了出口“绿纸片”、国债券和波音飞机外,就几乎关闭了与中国的贸易大门。正因此,中美两国的贸易差额才越来越大。在美国资本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实际上已经把大量的外汇储备放在了美国。可危机后美元和美元资产存在长期贬值的可能性,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政府的担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也应该为中国的担心提供一些保证或担保,而这也不为美国所情愿。
于是,美国既不愿为平衡中美贸易差额提供一些中国人愿意购买的商品,也不愿意给中国购买的美元资产提供保障。他们所做的是,炒作人民币汇率。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是个“好议题”——美国无所谓,而中国之必救。只要一炒,中国在汇率上不能让步,就可以索取美国在其他方面的利益诉求——从多买国债到制裁伊朗。这简直是无本万利的生意。说得难听些,这就是讹诈——假借理由向人强行索取。
有人想把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可以变成真实,但前提是没有人来揭穿不断重复的谎言的老底。想把人民币议题炒一千遍因而不断获利的美国人,也忘记了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把议题炒糊了、炒焦了。当然,对议题大师们来说,他们还可以选择新议题——都是不必付出实际代价的假议题——来继续炒作。按照眼下正时髦的句式:美国大哥炒的不是汇率,也不是寂寞,而是最大化的利益。
货币战争之汇率战役的真相
作者:王湘穗
在以往,战争、战场与市场、商场各走各的道,不是一回事。尽管也有“商场如战场”的说法,但加一“如”字,就成了比喻。宋鸿兵是最早向中国人普及了“货币战争”概念的人,是发现了阴谋的“阴谋论者”。他就像最早喊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一样,被皇帝和他的仆从——国际金融集团和衍生出的某些金融学者屡屡诟病和攻击。实际上,他们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先有阴谋,才会有揭穿阴谋后的真相。真相,不论是残酷的真相还是滑稽的真相,都让人难以接受。然而,既然是真相,它就真实地存在着。“货币战争”就是如此。
中美汇率之争,是货币战争的一个战役。其中有舆论准备、有烟幕弹、有诱兵之策、有第五纵队、有同盟者呼应、有佯攻、有主攻,有新武器、新战法,有惊悚、有恐怖,凡战争中可见的一应俱全。面对货币战争,若不全力抵抗,中国将被洗劫,我们只能以战争的心态和思路对应之。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曾与邓、刘交待,对上党地区顽固派的打击越狠,对重庆的谈判越有利。这就是“能打方能谈”的出处。宋的一篇文章,谈了货币汇率战争的“和”与“打”,对排解我们今天的困居颇有启发。附文在下。
宋鸿兵: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汇率操纵国
目前,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交锋已经进入实战阶段。美国从学界到政府,都明确施压人民币升值。包括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人民币未被低估”在内的中国政府的表态,也表明了我们的立场。
进入2010年以来,全球贸易战暗流汹涌,在我看来,贸易战背后实际是汇率之争,而汇率之争最后涉及的是整个国家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汇率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普通市场元素,更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制度安排,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分配。从这个角度来讲,每当美国指责中国是最大汇率操纵国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所发行的美元才是真正的最大操纵力量。由于美国所发行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结算货币和筹备货币,它在发行的过程中不受任何人的监管,没有任何国际组织能够制约它,最大债权国美国也不能制约它。
美元作为世界通用的结算货币以及它的发行机制,使得美联储相当于一个世界银行。美国的货币政策不需征得其他国家的同意,其他国家也无法对其进行制约。甚至连美国国会都说,在金融海啸治理过程中,6.8万亿美元担保怎么花的,国会都无权去查它的账。在这种情况下,它所印的钞票导致了全世界各个国家货币体系的紊乱,这个时候它却反而说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其实全球最大的汇率操纵国正是美国自己。
可以说,美国在上游制造“美元洪水”,而中国和其他国家均处在下游。美国在上游发洪水,下游还不允许你搞抗洪救灾,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
目前人民币不宜升值
我认为美国在过度炒作汇率问题,现在的形势似乎可以看作是美国发动的新一轮货币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美国的战略,其最终直指美国国债。美国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就在做一个非常大的筹码,这个筹码当量越来越大,施加给对方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它最终的目的并不是真正要跟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和汇率战争,这对美国没有什么好处,如同美国上下一致的认识:美国需要一个繁荣的中国。所以,美国最后会躲开迎头相撞这样的局面,但是它把这个局面搞得非常惊悚,以期在做交易时能赢得一块更大的利益。我认为今年美国勉励你的真正要命的问题是就美国的国债融资、两房债券的滚动,3.5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这是它绕不过的最大难题。
美国国债是美国的痛处,中国应意识到这一点,主动夺取话语权。贸易只影响到就业等,而国债事关整个国家的复苏进程,与后者相比,前者居于次要地位。另外,为了谨防热钱涌入,中国应明确表明态度,如坚决不升,那么市场会意识到中国政府的态度,从而打压热钱涌入的规模和速度。如果略升一点,反而会加剧热钱涌入,让市场有了想象空间。
当全球金融体系基本恢复稳定,欧洲主权信用危机等得到有效缓解时,人民币才能考虑适时升值。希腊主权信用危机一波三折,还可能冲击到意大利、英国,甚至美国。在如此不稳定的大环境下,目前人民币不合适升值。
一手准备“和”,一手准备“打”
汇率问题谈判,是整个中美关系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如果汇率这个问题谈不好,如果美国把中国贴上了“汇率操纵国”这样一个标签,后续它将自动触发一系列的经济和贸易上的制裁手段。这将意味着美国在实质上对中国开始采取了遏制行动。在此之前,我们姑且可以视之为美国一种政治姿态,或者一种贸易手段,还停留在战术层面。但一旦把中国打入“汇率操纵国”另册,则是一个战略姿态的表现。这将会成为中美关系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点。所以现在我觉得,也有很多学术界学者,还有很多人也都非常关注中美关系到底会走向什么方面,那么我觉得四月份的这次“汇率讨论”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方面首应强调的就是稳定性。因为汇率制度出现大幅度变动的话,意味着整个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大幅度的升值将意味着剧烈改变。这对于中国经济处于现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轮中美的汇率博弈只是第一轮,不是最后一轮,它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反反复复地出现。因此中国至少要做两手准备,第一手就是“和”的准备。所谓“和”,就是在中美进行战略博弈中,首要确立一个最高战略目标,一定不能让美国内部形成高度的意见统一。我们可以通过游说美国商会,或者美国其他利益组织,使他们各个方面利益不能形成高度一致,缓解美国国内一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个是一个根本的战略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的跨国公司、美国的商会、美国的其他一些利益集团都可以在中美的“汇率博弈”中形成统一战线,因为这些人将在人民币保持稳定过程中是受益者,而人民币升值可能对他们利益是有所损害的,这是和的一方面。
另外中国一定要准备“打”的一手,如果谈不拢那怎么办?因为目前美国虽然暂时放了中国一马,或者把调子降了下来,但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很可能过了几个月之后还会重新再度升温。中国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大棒,比如,美国手中的大棒就是《舒默法案》,如果你不同意升值,美国会有一个明确的惩罚条款。中国也应着手准备这么一根棒子,以防陷于被动。只有一手准备“和”,一手准备“打”,而且“打”准备得越充分,和谈的可能性才越大。
中国手上的一副好牌
其实中国手上有一副好牌,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持有8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此外我们还有一大部分资产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那就是两房债券,两房债券在某种意义上跟美国国债的性质基本上差不多,都是国家信用担保。我们可以不动国债,因为国债这个问题涉及的政治敏感度比较高,但是在两房债券上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很多尝试,比如说大胆购买两房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这次希腊危机、欧元危机,会发现索罗斯他们的很多做法,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借鉴,也就是怎么利用信用违约掉期这样一个超级金融杠杆,或者叫大规模杀伤武器,在金融市场上用很低的成本、很高的杠杆获得一个很大的利益。欧元区现在首先买它的信用违约掉期,实际上是为中国庞大的外汇资产购买一个保险,如果欧洲的问题,欧元的问题继续蔓延到美国,我们已经事先给我们的资产买了一个保险,它会有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果信用违约掉期在价值贬值的过程中或者信用出现违约的情况之下,我们这一部分是可以取得收益的。同时,这个东西又相当于变相在做空这个债券,某种意义上它起到了一个提醒和警告的作用,同时还得保护自己的资产,这就是我们可以探讨的一种大棒。
另一个策略是联合日本。我同意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在《环球财经》杂志上发表的如下观点:“鸠山民主党内阁的执政,以及美国制裁丰田汽车事件,为中国走出中、美、日战略关系中多年的被动局面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二战后日美之间的民族情感和政治情感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在全球陷入危机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压制日本的经济对策,只能逼迫日本到中国来寻找出路。此时,中国应对日本施以援手,除在进出口政策上减少非关税壁垒外,更应该主动促成中、日之间的货币同盟。”
在当前中美汇率战“进又不进、退又不退”的微妙当口,中国应该改变以往“韬光养晦”的方针,合纵连横,积极出击,打好这场决定中国未来兴衰的货币战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xxhq/qq/2013-05-02/1623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