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际

打印

里海运河 俄罗斯筹划数百年

u=3950039644,2233597183&fm=11&gp=0.jpg

图片说明:尽管在里海修建运河多次受阻,但苏联仍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最终将里海与亚速海、黑海连在一起。图为苏联为该运河发行的邮票。

伊朗驻俄罗斯大使迈赫迪·萨纳伊8日透露,俄罗斯与伊朗正在讨论建设里海-波斯湾大运河,它可让俄罗斯绕过土耳其控制的海峡,获得进入印度洋的最短航线。为打通里海地区通向外界的康庄大道,俄罗斯数百年间想尽办法,但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及地缘政治影响,这个愿望屡次遭受挫折。

彼得大帝的夙愿

里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封闭内陆水体,它位于亚欧交界处的内流盆地,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库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条河流注入。尽管物产丰富,但深居内陆的里海与大洋没有自然连接,自中世纪以来,商人们只能通过连接伏尔加河以及流入波罗的海的其他河流的运输路线抵达这里。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国水道测量家、探险家费多尔·伊凡诺维奇·索伊莫诺夫绘制了那时还鲜为人知的里海水域地图,并且撰写《里海引航》,这是关于里海的首份报告和现代地图,1720年俄罗斯科学院发布了这些地图。

毫无疑问,俄罗斯探险家在里海的活动为沙俄日后修建连通里海的运河奠定了基础。1696年,沙俄军队占领顿河下游的亚速。为保障物资供应,彼得大帝决定建造一条连接顿河和伏尔加河的运河,但由于资源匮乏和其他问题,这一尝试在1701年终止。1701年,不甘心的彼得大帝启动第二套方案,建造连接伏尔加河与顿河上流的伊凡诺夫斯基运河。1707年,大约300艘轮船在非常艰难的导航条件下通过这条运河。1711年根据《普鲁特条约》条款,沙俄被迫放弃亚速,彼得大帝丧失对这条运河的所有利益,不久该运河被废弃和毁坏。

通向波斯湾的运河构想屡次搁浅

19世纪末,在里海修建运河的构想再度提上日程。此时由于同土耳其关系紧张,不愿意受制于人的沙俄希望从里海修建一条通向波斯湾的航道,沙俄工程师于1889年-1892年已制定出设计方案。在里海沿岸国中,只有经过伊朗境内才能够将里海通过运河与波斯湾连接起来,为此沙俄与伊朗于1904年成立“建设运河委员会”。然而希望从这条运河中分得一杯羹的伊朗要求对运河实施共管,但沙俄根本看不起接连在西方列强压迫下签署不平等条约的伊朗政府,坚持主张在运河区拥有治外法权,以确保沙俄船只通过运河时能得到军事和政治的安全保障,双方不欢而散。再加上唯恐沙俄染指海湾的英国在得知要修建这条运河的消息后,不断向伊朗施压,1908年伊俄就运河地位和开建日期的谈判中断。随后爆发的一战,让沙俄与伊朗再没有机会就此举行谈判。

一战后,土耳其与苏俄关系正常化,降低了对该运河的实际需要。直到二战时,土耳其以各种借口,给苏联船只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前往南斯拉夫帮助抗击纳粹德国制造困难,这再次让苏联政府想起里海-波斯湾运河。

1941年伊朗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上台执政后,允许苏联和英国军队进入伊朗对抗法西斯,这无疑成为修复两国关系的重要机会。1942年苏联政府抓紧时机对大运河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并由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亲自向巴列维提出修建运河的建议。可惜的是,苏联与伊朗的蜜月期在二战后就宣告结束,在英国和美国对伊朗施加压力后,巴列维将苏联军队赶出伊朗。

此后修建大运河的项目推进缓慢,直到1962年苏联与伊朗才成立“苏联-伊朗研究建设运河问题委员会”。1963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对德黑兰访问期间,双方签署相关协议。1968年苏联总理柯西金访问德黑兰时,伊朗向他展示了大运河建设的初步方案,似乎一切都要步入正轨。然而苏联人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此时也在频频同伊朗接触,并通过高层会谈直接或间接地向伊朗表明,大运河工程不符合美国和北约的长期利益。当时的伊朗不能不重视美国的意见,因为伊朗70%的石油是出口到美国,美国投资占伊朗外国总投资的40%。

为降低苏联对这条重要通道的兴趣,美国还指示土耳其从上世纪60年代起降低苏联船只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费用,这对苏联而言十分重要,因为苏联石油出口的50%要经过土耳其海峡。苏联内部对是否有必要继续花费天文数字的资金修建这条运河充满争论,再加上伊朗方面的“消极怠工”,虽然两国并没有冻结大运河项目,但进展始终不大。拖到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国内政治动荡,运河修建工程再次搁置。

大运河工程新阶段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再次启动。1996年-1997年,伊朗交通运输部派出代表团前往俄罗斯,希望吸引俄罗斯对其水上运输航路进行投资或提供技术。但随后由于西方的制裁,尤其是1997年美国有针对性地对里海-波斯湾运河对伊朗实施制裁,该项目又一次被冻结。

核武器也被用来挖运河

虽然因为国际政治因素,修建里海-波斯湾的计划接连受挫,但苏联对打通里海水上运输线的兴趣始终不减。1933年11月,苏联科学院召开一场特别会议。当时的研究认为,里海水位正在快速下降,因此需要通过改变河流流向向里海注水。该会议通过了伯朝拉-卡马大运河计划,希望将伯朝拉河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河流连接到一起,打通里海与俄罗斯主要水网的通道,并使伯朝拉河河水通过伏尔加河补充进里海。

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该项目并未真正落实。不过1961年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这条大运河成为更大规模的“北方河流逆转”计划的一部分。与该计划“纸上谈兵”的其他部分相比,伯朝拉-卡马大运河并未只停留在纸面上。为建造这条大运河,勃列日涅夫甚至动用了核武器。1971年3月23日,3个1.5万吨当量的地下核装置在彼尔姆州瓦斯优科沃村爆炸,爆炸点距离重要城镇克拉斯诺维舍尔斯克以北大约100公里。这场核试验代号叫“泰加”,它是苏联和平核爆炸项目的一部分。当时国际上反对核军备竞赛的声势高涨,苏联希望以此证明核弹也可以用于工程建造为人类谋福。这3次爆炸制造了长度超过600米的巨大深坑。稍后,苏联专家确定,用这种方式(爆炸数百个核装置)建造一条完整的运河是不可行的,于是动用核弹修建这条运河的计划被取消。1986年,在戈尔巴乔夫首肯下,“北方河流逆转”计划被完全放弃。苏联解体后的调查显示,当年苏进入第14版联用核弹造运河曾在当地造成辐射影响。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10614.html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j/2016-04-28/3750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4-29 关键字:国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