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求是:江苏在率先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原则。江苏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断丰富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思路和举措,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两个率先”目标导向中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在现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我们着力引导全省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建设一个人民得实惠的全面小康社会。2003年,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我省制定了全面小康4大类18项25条指标,并确定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美元的核心指标。在这一指标体系引领下,2010年全省总体达到省定小康指标,去年有近4/5的县(市)达标。人民群众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主体力量,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9677元和12202元,实现了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管理及创新得到加强,公众安全感连续10年居全国前列。

  为了更好适应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我们认真谋划并组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八项工程”,以此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主抓手,并把增进民生幸福作为实施“八项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江苏的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2011年11月,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我们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要求,更加注重民生幸福和社会进步,把居民收入七年倍增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江苏“始终把已经取得的成绩看作事业新的起跑线,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我们认真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与时俱进丰富“两个率先”目标内涵,深化拓展“八项工程”工作部署,明确提出增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统筹协调、互动融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创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改革开放新优势,形成民生改善、安定和谐的社会建设新局面,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力争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我们正在对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提升完善,引导全省上下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各项工作,使“两个率先”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得到老百姓认可。

  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快速发展,省内三大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拉开。如何更好地发挥先富带后富的作用,逐步实现共同富,这是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关注、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苏南地区经济发达,是全省的排头兵,我们要求苏南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水平和档次,为全省立标杆,为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作贡献。苏北一些地区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水平不高。我们对苏北打好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具体目标: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水平,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们强调,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能只算“平均数”,要更加重视不同群体的差异,关键是让广大群众、尤其是普通百姓都能切身感到全面小康建设带来的实惠,让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群众。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目标,我们大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的同时,持续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力度,实行“五方挂钩”共同帮扶,推进财政、产业、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根据苏北各市特点采取“一市一策”,支持苏北加快振兴。2002年到2012年,累计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20934个,总投资12851亿元;省级财政累计向苏北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共3380亿元。2005年以来,苏北5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7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094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去年苏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超过两万元和1万元。

  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农村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仍有不少地方还比较落后,即使相对富裕的地方,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新形势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不能简单地再走过去的老路,必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长效机制,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结合起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让农民从生产经营中得到更多收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都兴办惠及千家万户的实事好事,重点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差距。全省连续9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农民收入增幅最近3年均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9年的2.57:1下降为去年的2.43: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我省“十二五”规划把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现在江苏城市化率已达63%,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3%,正处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新阶段。我们在全省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在苏州市开展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户籍、农业经营机制、农村产权、土地征使用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制度框架体系。放宽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全覆盖、尊民意、重统筹、强特色、助发展、促文明”的要求,计划用3—5年时间对全省20万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目前已完成6.4万个村庄整治任务,不仅直接改变了乡村面貌,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把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随着“两个率先”进程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充满新的期待,不仅要改善物质生活,而且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提高收入水平,而且要改善生活环境。江苏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应该也有能力在增强民生幸福上有更大的作为。2011年以来,我们组织实施民生幸福工程,重点抓好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六大公共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稳步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举,一方面努力做大经济总量,积极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突出抓好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一方面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全省新增城镇就业连续8年超过百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提高到68.5%。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8年以10%左右的幅度上调,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农村达到75%、城市达到80%。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全省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现有普通高校128所,在校生181万人。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全省基本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扎实开展“碧水蓝天”工程,去年基本完成80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关闭污染严重企业340家。全省现有国家生态市22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分别占全国的1/2和1/4左右。

  江苏要实现的“两个率先”,是惠及全省人民的率先,必须把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中之重,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从2008年起,在全省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用4年时间基本完成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468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省定1011个经济薄弱村普遍实现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目标。去年启动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奔小康工程,扶贫标准由2500元提高到4000元。全省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去年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33元和361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8万套,竣工15.3万套,实现了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廉租房“应保尽保”。

  在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我们将着力营造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和能力,使更多的人在江苏这块土地上敢于梦想、追逐梦想、能圆梦想,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作者: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3-06-01/2109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6-01 关键字:共同富裕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