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映看望杨绛:赠蝴蝶兰祝其长寿(图)
李铁映亲切看望杨绛先生
原标题:李铁映亲切看望杨绛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 朱高磊)6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铁映亲切看望无党派知名人士、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老专家杨绛,并向她致以诚挚问候。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秘书长、党组成员高翔陪同看望。
在杨绛先生家里,李铁映和杨绛促膝而坐,亲切交谈。杨绛先生今年105岁,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见此情景,李铁映非常高兴,他送上老人钟爱的蝴蝶兰,并祝“人瑞”杨绛先生健康长寿。
李铁映表示,自己正在组织重抄四库全书。杨绛得知后对此表示赞赏。
陪同看望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办公厅副主任胥锦成。
延伸阅读
杨绛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之妻。
杨 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 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 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李铁映简介
李铁映,生于1936年9月,湖南长沙人,1955年4月入党,1961年9月参加工作,捷克斯洛伐克卡理士大学物理系毕业,高级工程师。李铁映是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铁映1936年9月出生于陕北的保安,幼年时代在延安度过,1955年赴捷克斯洛伐克卡理士大学物理系学习,1961年回国后长期从事于国防科研工作。李铁映在国外留学时非常勤奋,1961年回国时,什么物品也没有带,只带回了五箱子各种书籍。
文革后,李铁映曾任四机部一四四七所总工程师、副所长、沈阳市科协副主任、辽宁省科协副主席。他曾参与研制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片和超高速集成电路系列,后者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曾主编《科学入门》丛书,发表过百余篇有关科技方面的文章和著述;
1981年李铁映被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的称号。1983年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由于政绩突出,使他与李长春、李贵鲜一起被称为“辽宁三李”而享誉一时。
1985年至1987年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7年至1988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8年至1993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3年至1998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
1998年至200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2002年至200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父亲:李维汉。母亲:金维映。妻子:秦新华。
李 铁映的父亲李维汉是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1984年8月,李维汉在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任职上去世,享年88岁。作为中共建党初期的老党员,李维 汉的经历之丰富是党内不多见的:1918年,他与毛泽东等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1922年他又同周恩来等一起在法国成立了中共旅 欧支部;大革命时期,他是湖南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成为著名的临时中央的五常委之一;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历任陕甘省 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宣部副部长;1949年4月在北平以中共代表身分参加与国民党代表团的和平谈判。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秘书 长、中央民委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铁映的生母金维映,原名金爱卿,又名志成,大家都爱称她阿金或阿金姐,1904年生,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领导了舟山地区的盐民运动,被当时誉为“定海两女将”之一。1931年春夏间调往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过于都和胜利两县的县委书记,这期间她同当时任江西省会昌、寻邬、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有过一段婚姻。1933年冬,金维映在中组部任组织科长时与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孪维汉结婚。
1934 年l0月,金维映和红一方面军的29位女战士一起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她继续担任中组部组织科长。由于长期紧张工作和处于恶劣的环境,她的身体受到严 重的损害。于是组织上送她去苏联治病。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金维映所住的在莫斯科近郊的那家医院,因未及时撤退,她不幸在战火中牺牲。金维映牺牲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不了解她的确切身世、籍贯和去向。
李铁映的妻子秦新华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她是中共历史上著名的领导人秦邦宪(博古)的女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5-06-17/3244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