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变局
5月18日晚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双驹广场,47岁的张双印和妻子在遛弯。张双印来自河南,在康巴什做装修已经9年。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几名游客在雕塑前留念。
5月19日,鄂尔多斯大剧院前,工人们在栽种新的绿植。据报道,这座建于大漠里的小城绿化率为45%。
5月19日,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的一场展销会上,听到抽奖的广播,参观者纷纷赶来。
5月22日,一家位于康巴什繁华地段的购物中心,1990年出生的店主付姣玩手机打发时间。她17岁时从达拉特旗来到康巴什,现在每个月可以赚三四千元。
5月21日,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湖广场,王俊霞抱着1岁多的女儿燕毅嘉在广场上散步。这里是康巴什入夜后人气最旺的地方。
5月21日,康巴什乌兰木伦湖广场。
周末的中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府前的广场上空空荡荡, 人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几百米外“康巴什美食城”的电音喇叭声、喜鹊从空中飞过时的啾鸣,偶尔也有驶过的汽车与路面摩擦的声音。
5年前,因大片空置的住宅楼、空旷冷清的街道,康巴什被人们称为“鬼城”。
康巴什是鄂尔多斯市从2004年开始建造的新城区。2004年以来,随着煤价上涨,有着全国1/6煤炭储量的鄂尔多斯一夜暴富。这个曾被成吉思汗称为“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的地方,突然涌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客”。
随着外来客涌入,当地政府认为,鄂尔多斯老城区东胜区无力承载更多的人口,要开辟一个新区接力。这个承载“鄂尔多斯梦”的地方被选定在距离老城区25公里、被乌兰木伦河三面环绕的康巴什。
煤炭资源变现的财富喷薄而出,又涌入房地产行业。随着炒房热,这个大漠小城的房价甚至曾飙到两万元一平方米,直逼一线城市,物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从事房地产销售的沈旭曾在2005年来到康巴什考察房地产项目,那时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此地的荒凉和当地人的“土豪”。沈旭记得,那时候两个人在餐馆吃顿午饭都要四五百元,普通酒店住一晚也要400多元。
尽管建设项目发展得火热,人气却没跟上。从市政府门口到乌兰木伦河边的人工湖景区,在这条分布着5个广场、两个公园的中轴线上,少有人经过。
为了拉动这里的人气,当地政府不遗余力。早在2003年,鄂尔多斯就决定将市政府搬迁至当时尚未启建的康巴什新区。2006年市政府正式搬入后,市直机关、医院也陆续入驻。2015年年底,鄂尔多斯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同意设立康巴什区。
随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入驻、市一中等学校搬入,汇集了20所学校的康巴什成了鄂尔多斯的教育高地,这有效地吸引了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吴倩(化名)的女儿在位于康巴什的市一小就读二年级,为了让孩子入学,她在附近买了学区房,自己则要每天开车30多公里路去老城区上班。在内蒙古排名数一数二的鄂尔多斯市一中也带动了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市场,该校对面的小区至今仍保持每平方米8000多元的房价。
可对于一些老居民来说,东胜才是他们习惯的居所。退休的供电局职工杨文其住在位于康巴什的女儿家,每周他一定要回一趟位于老城区的旧居。沈旭也发现,自己所在的售楼处每到周末就变得冷冷清清,因为人们都回老城了。
张双印9年前来到康巴什,他见证了这个城市从一片荒原到逐渐成形,从大修大建到近年的平静。
张双印记得,刚来康巴什那几年,如果运气好,一个装修工人一个月能赚一两万块钱。这一两年,他每个月的工钱在四五千元左右,而且过完年总要等到“五一”后才陆续有活儿干。只有钢筋水泥骨架的楼房边,是停摆的吊臂,这也许为张双印的境况作了注解。
和国内其他三四线城市一样,房地产去库存是当地政府的心头之患,“切实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之类的字眼屡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事实上,早在2006年经济情况仍一片大好时,当地政府就开始布局华泰汽车园区、奇瑞汽车生产基地等产业。来投资的企业,不仅能享受税收优惠、低廉的电价,甚至还有配套的煤炭资源。
2011年,民间借贷链条雪崩,鄂尔多斯曾经引以为傲的生存模式遭到考验。
新区管委会主任高志华在今年的公开讲话中指出,“随着经济下行……虽然带来了阶段性的困境,但也倒逼了社会心态,客观上为我们推动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精神动力。”
在充满现代感的鄂尔多斯博物馆里,其中一个展区回顾了鄂尔多斯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这座城市经历了农业到工业、规模总量由小到大的转变后,在2011年迎来了“第三次创业”。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6-05-26/3800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