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习近平在B20峰会发表演讲 与会企业家表示充满信心

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说,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国际社会对二十国集团、对杭州峰会抱有很高期待。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在演讲中,习近平给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四个药方,为全球经济治理给出了中国方案,指出了全球经济治理重点。

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演讲内容丰富全面,让各界工商人士深受鼓舞。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前景并不明朗之际,这样的倡议和方案是给世界经济传递信心。

创新,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

“中方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目的就是要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习近平在致辞中为世界经济发展给出的第一个方案便是,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网信集团CEO盛佳表示,对习主席演讲内容感触最深的是创新,而创新也成为演讲中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习主席一直强调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谈到,创新成为改革利器。习主席在讲话中强调,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并指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孙丕恕表示,针对结构性改革难题,中国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先后实施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以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各种新型经济业态不断涌现,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速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非常期待本届G20能够将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方案带给全世界,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良药。”孙丕恕说。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认为,习主席的讲话给全球经济复苏开出了治本的药方,指明了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趋势。在井贤栋看来,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迫切的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但唯有充分发挥创新激励的乘数效应,才能真正让世界经济恢复动能。而未来,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创新型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习主席提到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科技的运用。

G20属于世界,倡导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

在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

作为主席国,中国今年邀请了G20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活动,中国美国商会主席James M.Zimmerman接受记者表示,中国邀请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来到G20峰会,这一点中国做的非常好,这次峰会的确具有多元性,不只是有发达的经济体国家参加,也有新兴经济体国家参加,这样我们更能了解多元的全球经济,才能更好地改善经济发展条件。

“包容”一词在今天下午习近平的讲话中前后共出现了六次,习近平强调“要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共赢基础”、“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

新开发银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Leslie Maasdorp在接受记者时表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很大,致力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没有盲目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讲求平衡发展能够为普通百姓提供经济机会,也提倡包容的经济增长,与本次G20峰会的主题中的“包容”是一致的,通过不同的对话,让全球人民在发展中受益,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国家。

James M.Zimmerman亦对“包容”提法表示赞赏,他说:“习主席反复提到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包容增长,这的确是需要被强调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确不是两三个或三四个国家的事,而应该包括所有的国家、几十亿人。对工商界和政府来说,对话非常重要,需要对话来处理全球经济面对的复杂问题,以此激活世界经济。”

香港新华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冠深认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时,习主席倡议开放与共享,体现了中国承担和自信,是在考虑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发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6-09-04/3981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9-04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