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学界共议“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促沿线互学互鉴
“我们一直说丝绸之路是古代各文明交流的道路,而今我们看到这是人类文明一条大动脉,让我们更清楚认识到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著名作家冯骥才20日在西安表示。
当日,来自中国贸促会、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华文化促进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等政商学界代表共聚西安,探讨中国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以及发挥陕西自贸区在人文交流方面的示范性作用。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经贸交流日益密切。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过程中,文化相融为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提供了社会基础和人文基础。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在旅游开放、互派留学生、科技文化交流合作、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合作日益频繁。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5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深入推动国际间的人文交流,实现人文相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成人文之路的根本途径。
关强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保护丝绸之路相关文化遗产为工作重点,和蒙古、印度、土耳其等“一带一路”沿线国签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议,并与沿线国多次举办交流性国际会议,研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表示,人文交流是丝路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驱动,只有深化人文交流,才能推动实现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并在互相理解、友好相待中构建起命运共同体。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7-05-21/4423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