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本期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本期主持:陈曙光(中央党校教授)

主持人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上的历史性贡献,就是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期刊发的3篇文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征、重大意义及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展开了探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作者:陈曙光(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向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进入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广度、深度都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也与先前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遭遇的国际国内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理论对于今天的实践而言,有的论断不管用了,有的命题不够用了,有的具体结论不能用了,这些都是毋庸避讳的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比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认识;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认识;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命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认识;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认识;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认识;提出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等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老祖宗”,说了很多“新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的向度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过去的五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最重要、最关键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回答,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提出了“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为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必将体现在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和各个过程。

在新时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从人类文明进步史的向度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天下意识、人类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治理不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境下,“中国不能缺席”。在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众所周知,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都是在西方主导下推进的,现代化的成果基本上由发达国家独享,发展的代价则由全世界共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洪流中扮演着依附的角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切地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启的,改革开放以后才提速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从接入型现代化转向了辐射型现代化,这是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一方面吸收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另一方面,中国的产品、资金和技术同时走向世界,人口和服务同时走向世界,中国的思想、制度、文化开始辐射全世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政策主张本质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战略本质上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的国际战略本质上已经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一部分。从理论归属上来说,新时代中国的政策主张、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的国际战略本身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

具体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表现在经济、制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在经济层面,中国开辟的新型现代化之路、提供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世界经济复苏方案,为改写全球发展观念、强化全球经济治理、加快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制度层面,中国倡导并积极参与的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架构,中国推动构建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中国参与的G20、APEC等国际平台,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贡献。在价值观层面,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价值引领,为重塑全球交往理性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作者:周正刚(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新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

一是主题的鲜明性。伟大的理论必定有鲜明的主题,是为解决其时代的重大课题而创造和产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赋予我们党必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和理论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的确立,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和解决的主题的承接,又是其进一步的拓展。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主题进行理论创造,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主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创造都回答和解决了当时最重要、最紧迫的时代课题和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探索。正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理论的系统性。任何理论总是以思想观点和基本原理的集合,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体系或系统。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进行全面指导,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理论的贯通性、自洽性和系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并且,这一创新理论还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全面探索和论述了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显然,这一科学理论,已不是个别、零散、部分的论断和结论,而是构成了自成系统的内容体系,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内在的贯通性和理论的系统性,思想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是思想的科学性。一种理论的威力在于其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在于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力、影响力以及征服人心的说服力。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的创立和形成为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联系,具有客观真理性和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是内容的开放性。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不断开放和不断发展的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本身又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系统回答和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已使许多国家和民族从中受益。当然,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不断开辟科学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而又需要不断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每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就要相应地向前跟进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停止,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也不会结束。

五是实践的指导性。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获得成功。新时代产生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运用于新时代的实践,运用于指导当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事业和工作。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方向,克服精神上的“软骨病”,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和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决策,使政策方案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工作。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按照新时代绘就的宏伟蓝图,开拓进取、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和成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作者:石云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对人类思维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这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这一历史经验的理论本质,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核心是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靠实践出真知。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的结果。

三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逻辑的东西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实现了开天辟地的大变化,成就了民族伟业。

96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历史过程,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个客观逻辑的理性认识和理论结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这两个逻辑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7-11-24/4740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1-25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