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习近平寄出的中南海“手信”
(近观中国)“见字如面”:习近平寄出的中南海“手信”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见字如面”:习近平寄出的中南海“手信”
作者 钟三屏
“全家‘福安’、一生‘长乐’!”最近,这句嵌入两个福建地名的新春祝福火了,成为2019年春节拜年流行语,它来自习近平给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的回信。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自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他至少给海内外普通个人或群体去信36封。这些信不仅是习近平与本国民众及外国友人真诚互动的独特渠道,也是深入浅出阐释治国理念的“微型窗口”。
“见字如面”。在书信往来中,习近平从一个个细节“落笔”,“见人、见事、见情”,在表达情感、理念和期待的同时,主动回应外界诉求与关切,实现了对“严肃、理性”政治议题的“灵活、感性”表达。对收信人来说,这些来自中南海的“手信”有态度、有温度,带着暖意与诚意。
“见人”:侧重青年群体
6年多来,从小学生到年近百岁的教授,从农民到企业家,从海外学生到国际友人,都曾收到习近平的信。虽然收信人年龄和地域跨度很大,但细分之下仍有侧重。
青少年是收到习近平回信最多的群体,收信人包括在校大学生、入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海外留学生、中小学生等。在这些信中,习近平逾20次提及青年。他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不少收信人与习近平颇有渊源,相当一部分来自他曾考察过的地方,有的书信往来不止一封。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看望岛上的老垦荒队员。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回信。2016年,台州市椒江区12名小学生以“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的名义给习近平写信,习近平则回信勉励他们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
有时,习近平也会主动写信。2018年6月,得知已在耄耋之年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入党,习近平去信对牛犇说,“6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进步,决心一辈子跟党走,这份执着的坚守令人感动”。
“见事”:释放重要信息
习近平的信,不仅直观体现关切,也常涉及政策主张的阐释或对人对事的看法。在一些特殊时点和背景之下,这些信释出的重要信息,往往能发挥独特作用。
当外界出现“民企离场”之类的疑虑时,习近平2018年10月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提到“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他“非常欣慰”,强调“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及时回应了外界关切,为改革廓清了杂音。
这并非习近平第一次给企业家写信。2014年,他就曾给福建30位企业家回信,肯定他们“作为多种所有制、多种类型的企业负责人,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提出建言倡议,很有意义”,希望“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
2014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16名小学生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写了一封信,用稚嫩的汉字邀请他们访问自己的家乡。习近平和彭丽媛在回信中说,“我们期待着再次到访澳大利亚,并访问你们的家乡塔斯马尼亚,参观你们来信中提到的景点。我们希望结交更多澳大利亚朋友”。不久后,习近平和彭丽媛访澳期间赴塔斯马尼亚州,专门抽出时间与这些孩子交流。这段“万里信缘”成为一则外交佳话。
“见情”:纸短辞切意长
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发出的36封信中,短的不到200字,长的500余字,朴素实在、娓娓道来。信的风格与他所倡导的文风一致,不见“长、空、假”,凸显“短、实、新”。
比如,善用比喻。在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时,他希望“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给西藏牧民的回信中,他希望“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又如,善讲故事。在给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一连全体官兵回信时,习近平回忆了1年前他在阿尔山看到官兵“在冰天雪地里守卫边疆”的场景。
在给国际友人写信时,他善用贴近对方的语言。在给潘维廉的信中写道,“你在厦门大学任教30年,把人生的宝贵时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这份浓浓的厦门情、中国情,让我很感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这些年你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这种‘不见外’我很赞赏。”
这些传递着情意的表达,让习近平与收信人和所有读信人离得更近。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写信是一种“慢表达”。但人们不难发现,小小的信件既生动、直观地反映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心之所系,又真实、立体地展现出中国的面貌。来自中南海的独特“手信”,正成为沟通心灵、增进互信、融通中外的“金钥匙”。(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9-02-17/5511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