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长征脚步,从未停歇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长征组歌》
时隔三年,习近平再赴江西。
2016年2月,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行程万里,不忘初心”,言犹在耳。2019年5月,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革命理想高于天”,掷地有声。
《时政新闻眼》发现,除了此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时到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之外,习近平此前还在红军长征的三个重要纪念年份分别到访长征的出发、转折、会师标志性纪念地。回望长征,缅怀长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习近平一以贯之。“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的长征脚步,从未停歇。
长征出发80周年访古田:点赞一群可歌可泣的人
2019年5月20日,江西赣州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习近平亲切会见了9位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们当中,有1位是遗孀,5位是子女,3位是孙辈。
5年前,有一幕,似曾相识。2014年10月31日上午,在福建古田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习近平,专门把10位老红军、军烈属和“五老”代表请到一起座谈。
今年102岁的老红军谢毕真是10名参会代表之一。他回忆说,“总书记和我们一一握手,祝我们健康长寿。他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旁边。”
在座谈时,习近平提到了一段长征往事:“长征出发时,闽西子弟积极踊跃参加红军,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
两年后,电视剧《绝命后卫师》播出,讲的就是红34师的故事。
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从习近平讲的这段往事,可以瞥见闽西在红军长征中的独特地位。闽西革命老区是“红军之乡”“将军摇篮”。1934年10月,主力红军就是从闽西的长汀、宁化,赣南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遵义会议80周年访遵义:致敬一场伟大的转折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15年6月16日下午,习近平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乌江渡口还是原貌吗?”“遵义原来有没有革命活动?”习近平不时驻足,了解询问。
临别时,习近平还对讲解员说:“你讲得很好。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当天上午,像此次在于都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一样,习近平还专程前往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
在“突破乌江天险”浮雕前,习近平感叹:“当时要是过不去就危险了。”纪念碑上“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字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总书记伫立凝望。
长征胜利80周年访将台堡:解读一种精神的内涵
2016年7月,习近平从固原市六盘山机场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西吉县将台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
三军会师纪念馆陈列有“红军教会了西吉人做粉条”油画和“单家集夜话”的复原场景。习近平驻足观看,细问原委。当年,红25军经过单家集时,向当地回族百姓传授了做粉条的技术。后来,回族群众就把这种粉条称为“红粉”。讲解员王凤杰回忆说,总书记对这一段长征史饶有兴致。
在将台堡,习近平意味深长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从将台堡回京三个月后,10月21日,习近平出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他说,“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这是伟大长征给予这个伟大民族的启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9-05-23/5674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