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公立医院发挥抗疫主力军作用——闻令而动 尽锐出战

  面对疫情,公立医院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坚强保障,承担了“顶梁柱”的责任。短短两三个月时间,绝大多数省份实现确诊病例和新增病例“双清零”,7万多名患者治愈出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这是公立医院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真实写照,也是公立医院发挥抗疫主力军作用的集中体现。

  “中央令下,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来援。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冲锋在前,千里疾驰……”这是一名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抗疫纪念证书上的一段文字,展现了全国公立医院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生动场景。面对疫情,全国346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中国最顶尖的院士团队奋战一线,全国近1/10的重症医学骨干接力上阵……

  紧急驰援 勇挑重担

  “公立医院必须主动担当”

  “岗位: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栋6楼东区;编号:20200207……”结束了两个多月的病区工作,中日友好医院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收到了一张特制的同济医院工作证。

  岗位,是医疗队队员接管的病房;编号,是每一位队员的抵汉时间。武汉同济医院用这样一种方式感谢“逆行战士”,纪念那段并肩作战的岁月。

  国有难,召必至。家国情怀是公立医院的文化基因。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坚强保障。

  1月底,武汉市各定点医院一床难求。武汉同济医院主动提出,将拥有约2000张病床的中法新城、光谷两个新院区改造成定点医院,开辟出收治重症患者的新战场。武汉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说,“这个时候,公立医院必须主动担当”。

  随后,由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北大第三医院等公立医院组成的国家抗疫医疗队驰援武汉,进驻中法新城院区。

  这是一场举全国之力、集优质医疗资源的生命保卫战。一批批医疗队员冲向武汉、冲向疫情第一线、冲向最危险的地方。大疫当前,公立医院成为“急先锋”。各地医疗队从接到通知到组建完成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从集结出发到抵达,一般不超过24小时。

  “肺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华山医院!”……从除夕夜开始,上海、广州等多地机场的候机大厅内,相继回荡起这样的“点兵”声。

  武汉之外,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和物资也接踵而至:黄冈——山东、湖南来了!荆门——浙江、内蒙古来了!襄阳——辽宁、宁夏来了……在这场驰援湖北的大救援中,有21个省份派出的医务人员超过千人,其中,江苏、广东、辽宁3省超过2000人。

  以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中医专家团队以及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雷神山医院、金银潭医院、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等3所医院8个病区,全面接管江夏方舱医院,中医药系统累计近5000人驰援湖北。

  “理个光头,削发出征!”“我去过汶川,这次必须要去”“我参加过抗击非典,这次我还要去”……一个个让人感动的场景,一幕幕最美逆行的画面,映照出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来时风雪交加,归去春暖花开。4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最后一批撤离,标志着全国各地340多支支援湖北医疗队全部离汉离鄂。

  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医护人员初心使命的考场。公立医院不负重托,圆满完成各项救治任务。

  生命至上 全力救治

  “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

  不久前,武汉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抢救视频刷爆网络。医护人员握拳鼓劲的铿锵誓言,戳中了很多网友的泪点。用了25天ECMO(体外膜肺氧合),上了50天呼吸机,四省医护人员接力救治两个多月,终于让这名患者转危为安。

  中央指导组救治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说,如果患者缺氧时间长,上了呼吸机仍然达不到血氧饱和度,就会因脏器衰竭死亡。ECMO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ECMO被称为ICU的“救命重器”,全球存量仅有千余台。为了让湖北和武汉的重症患者尽可能用上,中央指导组物资保障组明确了征调原则:只有一台ECMO的医院,不再征调;有多台ECMO的医院,在确保本部心血管、呼吸等危重症患者救治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征调。

  “国家有难,我们必须要顶上。”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科主任刘小军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派出医疗队之后,一下拿出5台刚刚采购、尚未投入使用的全新设备,火速打包送往武汉,成为两批征调行动中支援ECMO数量最多的一家医院。

  “武汉市使用ECMO的总体救治成功率达到60%,其中几家重点医院的救治成功率高达80%,堪称医学奇迹。”张宗久说。

  “把能用的办法都用上。”这是北京协和医院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承诺。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领队张抒扬说:“我们是来‘打仗’的,在战场上就要拼尽全力!”查房、救治、开展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讨论……他们穿梭在ICU病房,指挥着“红区”战斗,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生死时速”。

  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各级公立医院的共识。只要抢救有需要,任何药品、设备都尽量保障到位;只要能救治病人,任何治疗方式都想办法安排。在武汉,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总体治愈率达9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救治成功率近70%。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目前中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型公立医院发挥了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兜底作用,这也是我国举国体制和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

  专家团队 联合会诊

  “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救治危重病人”

  5月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间特殊的隔离病房里,一名65岁的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接受双肺移植手术已满14天。他是湖北开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转阴者终末期肺移植手术的受者,也是世界上实施肺移植手术前使用ECMO维持时间最长的器官移植受者。

  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肺移植,是一项全球性创新手术。无锡人民医院副院长、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陈静瑜说:“我们面对的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救治幸运存活的濒危病人,在这最后一棒中,凝聚了国内顶尖的重症医学、呼吸内科、肺移植等专家的努力。”

  疫情期间,接管重症病区的国家医疗队均来自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各省份的区域医疗中心,展现了高水平的公立医院队伍建设成果。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6支医疗队均由党委书记或院长亲自挂帅,带领精锐团队,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集中救治重症患者,大大提高了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作为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派出整建制医疗团队、拿出完备的危重症救治仪器设备赶赴湖北,承担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6东病区重症患者救治任务。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周军说:“我们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救治危重病人。”

  “这是北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联合会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说,每天下午4点,北医3家附属医院的救治团队统一在病房外查看病情资料,对重症病例进行专家会诊。

  被称为抗疫“压舱石”的20人专家团留守武汉,承担会诊、巡诊、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武汉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清零”之后,他们才撤离武汉。

  中西医携手抗疫堪称一大“亮点”。在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占比超过90%。据统计,中西医结合救治有效降低了病亡率,武汉确诊病例病亡率降到1.5%。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公立医院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抗疫答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0-05-15/6291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5-16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