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六盘山下的誓言——来自宁夏的脱贫故事

  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胜利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今天,历史又赋予了这座“胜利之山”新的使命——要让六盘山上下的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让这个曾“苦瘠甲天下”的地方换上新的容颜。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在宁夏,在西海固,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冲锋号在养殖棚圈、扶贫车间、农业基地间回响,这里的干部群众誓言如山:脱贫“一个都不能少”,攻坚“一点也不能含糊”,迈向新生活的步伐“一步也不能停”。

  一个都不能少——“激发群众心劲儿”

  天刚蒙蒙亮,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范台村的回族村民李成海家就响起了“嚓嚓”的铡草机声。李成海脸都顾不上洗,就忙活着给家里的“宝贝们”准备“营养早餐”。

  李成海的“宝贝们”是家里的28头牛。过去李成海守着几十亩薄田,收入仅够糊口。为解决像李成海这样的贫困户缺少发展启动资金的难题,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对口帮扶海原县的华润集团特意打造了“基础母牛银行”。2017年李成海从“母牛银行”赊下6头牛来养,次年就脱贫了。

  “现在我心劲儿大得很,再辛苦也值得!以前也起早贪黑,一年苦到头却没盼头。”李成海说。

  同李成海家相隔200多公里的固原市隆德县联财镇太联村贫困户张世坤也有着同样的感悟。对于一个从前“花1元钱都要伸手向别人要”的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增收,更意味着有尊严的生活。

  张世坤因为腰椎骨折而无法站立,此前已经困守在家20多年了。现在通过在“家门口”的人造花扶贫车间打工,他每年收入2万元,“组装花朵坐着就能干,我也能自食其力了。”他说。

  在宁夏,40多个民族共居于此,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37%,李成海只是其中一员。在宁夏,残疾人是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群体之一,张世坤也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特殊群体也不能落下,这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无声誓言,写就了六盘山上下最动人、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央企对口扶贫、产业扶持、移民搬迁、生态补偿、闽宁协作……宁夏将扶贫“工具箱”中政策“工具”一样不落地用在西海固,这里的贫困人口也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70余万下降到去年底的1万多;兜底保障、就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宁夏探索多种渠道助力残疾贫困群体增收,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由2014年的5.3万人减至去年底的4257人,脱贫比例超过90%。

  一点也不能含糊——“踢好临门一脚”

  6月12日,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西吉县的“四查四补”调度会已开到了第八次。全县295个村的1845名扶贫干部和网格员们,带着脱贫清单挨家挨户上门,一遍又一遍地“过筛子”查短板,出实招补弱项。

  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时期,“临门一脚”怎么踢?

  宁夏从今年3月起,全面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的“四查四补”工作,严丝合缝地对照脱贫标准,用“放大镜”查问题,一个一个销号解决,一点都不能含糊。

  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倪套村贫困户穆双权家2017年享受危房改造政策建了新房,但因为缺钱只盖了36平方米,这个6口之家未达到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的标准。“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我和老伴儿就带两个孙子凑合住。”穆双权说,这次赶上“四查四补”,政府又补贴了1.8万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他家加盖了几间房,终于够住了。

  “临门一脚”谁是“关键球员”?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30岁的虎正南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已驻村6年了,两次驻村期满他都申请继续留下,“有些工作思路没实施,我放不下。柳泉村从2016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黄花菜,今年才开始见效益,要关注农民收益到底如何,后续加工、销售等方面也还需要完善。”虎正南给记者细数着一再延期的理由。

  “临门一脚”更加考验应变能力。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节奏,但脱贫攻坚的进程一刻不能耽误。

  外出务工,是西海固群众增收的“铁杆庄稼”,受疫情影响首当其冲。保就业就是保增收,疫情发生以来,宁夏与福建等15个省份定向对接“返岗专列、专机”,累计“点对点”输送近1.5万名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500余人。

  一步也不能停——“脱贫只是新的起点”

  “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纯手工制作的挂件,喜欢的进来看看!”从西海固移民到石嘴山市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的回族妇女马蕊最近的节奏有点快,从前还只是在集市上摆摊的她,两个月前在村电商服务站的鼓励下,开通了网上直播卖货。

  让马蕊没想到的是,第一次开直播就卖出七八十件,比摆摊一个月卖得都多。“现在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已经不够卖了,我想教几个徒弟,带着村里的姐妹们一起干。”尝到甜头的马蕊已经有了新计划。

  从1982年启动开发式扶贫以来,宁夏累计减贫300多万人,相当于全区现有人口的一半。脱贫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已经摆脱贫困的群众从未停止追寻幸福的脚步。

  “电商直播”“网红培训”,这些广告已经写在了移民村村口集贸市场的门牌上;更多城里人熟悉的时髦元素,也已经走进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卫星导航、物联网技术等新应用,亦成为宁夏农民的“新农具”。

  在银川市闽宁镇的移民村里,光伏农业大棚实现了物联网溯源、智能精准灌溉等一系列农业自动化控制;在吴忠市利通区,安装了北斗导航设备的农机,一次性完成起垄、铺管、覆膜等多道工序;在固原市原州区的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无人机平稳起飞喷洒农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塞上百姓对“土里也能刨出金”有了更多憧憬。

  奋斗不止步,幸福方可期,让六盘山再度见证历史。脱贫攻坚,山乡巨变,一个山绿民富的新西海固呼之欲出。(参与记者:邹欣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0-06-19/6353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6-20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