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中国共产党说话算数,总书记的“路”是最好见证
“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外,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振聋发聩。
诺不轻许、许则为之。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党中央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
今天,从几条“路”说起,创造人间奇迹的成功密码蕴藏其中。
这条路,“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
福建宁德下党乡,“九山半水半分田”,大山深处的崎岖道路见证了习近平同志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往事,“三进下党”成为佳话。
“那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时任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拿个竹竿,沿着河边走。
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几乎走遍所有的乡镇,不断探索“弱鸟先飞”的路子。他感慨,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
如今,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当年‘三进下党’的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这份“心中有民”的朴素情感贯穿始终。
“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就是为了解我国现在的贫困状态和实际情况。”党的十八大后考察扶贫首站,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了太行山深处的路,纵使山高路远、千里迢迢,也要看真贫、扶真贫。
2017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谈到有关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新闻报道,“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党的十九大之后,他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就是大凉山。沿着坡陡弯急的山间小路颠簸2个多小时,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把关怀和希望送入大山深处。
从秦巴山区到大别山区,从塞北草原到西南边陲……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践行走遍全国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承诺。
这条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依托城市,引进智力,加速‘两个转化’的新战略,使我们扭转了多年的被动局面,也给正定带来了新的起飞。”1984年6月17日的《人民日报》刊登《正定翻身记》,报道了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岗位上,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总结出裕民富民的“二十字经”。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对扶贫有着切身体会。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在习近平同志的扶贫路上,不仅有田间地头深深浅浅的脚印,也有为摆脱贫困指路开方:
在海南昌江县思源实验学校亲切询问同学们的学习进展;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勉励他们扎根西部、服务学生……“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从浙江安吉的白茶到梁家河的苹果,从陕西柞水的木耳到山西大同的黄花……“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黛瓦白墙的新房宽敞又明亮;一代代西海固移民来到闽宁镇……“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
……
脚下走过的路越来越长,扶贫路径的探索日渐清晰。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扶贫要找准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同困难群众一起盘算脱贫致富门路的场景并不陌生。
“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这条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多年前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如今,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千年梦圆在今朝,但梦想不灭、奋斗不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一幅崭新的蓝图喷薄而出。
此次广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桂林才湾镇毛竹山村,他对乡亲们深情地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领航前进的道路:“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挑战新任务,恰是百年风华的中国共产党不忘来路、奋发图强、步履更坚。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1-05-01/6897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