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听总书记讲党史故事丨“长征第一渡”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访红色圣地,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让我们重温总书记讲述的党史故事,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于都河静静地流淌,当年中央红军主力出发的渡口旁,一段浮桥无声地诉说着87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传扬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佳话。

  于都县贡江镇建国路上一处没有门板的老房子,如今成了游客慕名而来感受长征的去处。客家老宅内,“两井三厅”保存完好,进门处却没有门板。这是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的祖屋。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门?”幼年时刘光沛问,母亲告诉他:“门板被你爷爷拆下来给红军搭桥了。”

  1934年10月,在于都河北岸集结着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此时的外围,敌军重兵正围追堵截,步步紧逼。

  当地百姓主动送来门板、床板,甚至寿材,几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来搭设了浮桥。通过8个主要渡口、5座浮桥,红军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

  于都河,从此有了“长征第一渡”的不朽名号。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2016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内的“长征渡口”(2019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红军后人刘光沛家缺少门板的祖屋(2016年9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是今日于都河两岸风光(2016年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全党同志要做到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1-08-23/7090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8-23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