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 习近平牵挂的塞罕坝带来怎样的启示

  时维处暑,塞罕坝万亩林海满目苍翠。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

  绿色的根

点击进入下一页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20世纪50年代,这里是人烟稀少、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只有高岭、没有美丽。

  为彻底改变塞罕坝“飞鸟无栖树”的荒凉,不让弥漫黄沙从这里扑向北京,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创业者扛起铁锹、背上树苗集结上坝,“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拉开植树育林、阻断风沙大幕。

  要让荒原披绿装、沙海变林海,谈何容易!

  两年时间,他们顶风冒沙,“渴饮河沟水,饥食黑莜面”,一锹一锹填土、一桶一桶浇水,精心种下6400亩落叶松,可成活率不到8%,险些“全军覆没”。

  痛定思痛,他们再次挖土浇水,把改良后的落叶松幼苗一一种下。20天后,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大家跑着笑着,冲上荒原,种下一棵棵树苗,10年后,60多万亩树木在塞罕坝拔地而起。

  然而,好景不长。1977年和1980年,一场雨凇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大旱,让32万亩林木毁于一旦。此时距他们上坝,已经过去将近20年。

  没什么能够阻挡塞罕坝人的脚步!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挫折磨难,塞罕坝人的骨头更硬,意志更坚,办法更多。

  ——为解决沙地造林绿化树种问题,在塞罕坝工作了20多年的原河北省林业厅厅长李兴源,通过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成功培育出了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落地生根。

  ——为加快造林进度,1962年来到林场的原林业部造林司工程师张启恩和工人们边干边研究改进了植苗锹,创造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看似简单的一插、一提、一拧,却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为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林场已过世的老科长王文录当年带领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一系列新方法。

  终于,历时50多年,昔日草木不见,黄沙弥漫的塞罕坝,如今已是春有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有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有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有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片绿色屏障紧紧扼守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也成了塞罕坝健康发展的根基。

  红色的魂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三代塞罕坝人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里栽绿,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这是一部艰苦奋斗的绿色奇迹,更是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壮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1962年,承德农专农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赵振宇,和大家一起唱着歌上了坝。抗战时期当过游击队长的王尚海,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带着妻子孩子上了坝……他们抱着为国家扛活、让荒原变绿的朴素愿望,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和他们种的树一样,在塞罕坝落地扎根,成为第一代塞罕坝人。

  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塞罕坝人。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和他一样,数百名务林人用信念和坚持接过接力棒,努力让树长得更高、林变得更密。

  又一个20多年过去了,2008年,刘军和妻子王娟来到位于塞罕坝林场深处的“望海楼”当瞭望员,成为第三代塞罕坝人。当年,“望海楼”不通水电暖,大雪封山时半年无人迹。每到重要防火期,刘军夫妇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辖区方圆20公里林海的火情并汇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棵树”,是夫妻俩共同的工作态度。这一干就是13年。

  现在的塞罕坝已经走上了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条件不再那么艰苦,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已融入塞罕坝人的血脉,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追求。

  今天的塞罕坝,有职工1972名,许多都是“林二代”“林三代”,他们很多人的姓名中带林、木、绿、海这样的字眼,走近他们,说的最多的,都是祖辈父辈植树造林的艰难和守林护林的责任。相信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美丽的高岭”塞罕坝将更加美丽。

  蓝色的梦

点击进入下一页

  如果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塞罕坝的林木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相当于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专家指出,“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艰苦恶劣条件下,塞罕坝都能够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其他地方完全能走出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这沉甸甸的奖杯,不仅是对塞罕坝人的肯定,也生动诠释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全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政府决策、法律制定、环保实践等层面,中国的成功实践对世界来说是一个绝佳典范。”联合国环境署发言人纳伊桑·萨巴由衷地赞叹道。

  建设美丽中国新蓝图,需要更多的“塞罕坝”——

  曾经一度萎缩的呼伦湖,随着近年来一系列修复和治理项目的实施,水域面积逐年扩大,湿地生态逐步恢复。

  陕西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转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沙漠的面积,这片沙漠生命将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瘠甲天下”。通过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多种举措齐头并进,如今已是满眼苍翠,换了人间。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过去10年,中国森林资源增长面积超过70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陆域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镜头:

  汉水迢迢,一波碧流送别秦巴腹地,澄澈北上;乌蒙山下,“绿海”重生,珍禽归来;西子湖畔,天朗气清、岸绿景美,百姓和乐共享“富春山居”……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黄子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1-08-26/7097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8-27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