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改革近镜头|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

义乌,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考察调研。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生动瞬间:总书记深入商户中间,同他们面对面亲切交流,热烈的掌声、问候声此起彼伏。

回想起那次和总书记的见面,星宝伞业商铺负责人张吉英仍然激动不已。

“那天,商贸城内的经营户都从商铺走出来,在门口欢迎总书记。我当时也大声叫‘总书记好’。他走进我的商铺,我向总书记介绍了店内的雨伞商品。”张吉英说,总书记问她是哪里人、店开了多久,“他对浙江情况非常熟悉”。

尼泊尔客商毕需努清晰地记得,当总书记问他来采购什么商品时,他说:“想到的都买得到,想不到的也买得到!”大家都笑了。

他还告诉总书记,自己在义乌待了20多年了,经营义乌与尼泊尔间的商品贸易和物流专线,把义乌小商品发到加德满都,再销往尼泊尔全境。

面对在场的商户、小企业主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义乌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做成了大产业,走到这一步很了不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商贸城要再创新辉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当时,我们在场的商户听了都非常振奋。”张吉英说。

早在2002年底,刚从福建调任浙江担任省委书记不久,习近平同志就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深入市场交易区考察调研。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曾10多次到义乌,并多次深入小商品市场调研。

总书记这样概括“义乌发展经验”:“这个地方,既不临海也不临边,怎么就变成了全世界的一个贸易中心呢?是因为义乌人做到了‘无中生有’‘莫名其妙’。”

从浙江中部一个交通不便、资源有限的小城,到拥有铁路开放口岸、空港口岸的国际化商贸城市;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的不断创新突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4-07-21/8912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4-07-21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